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张莹超)“以前做梦都不会想到有机会站在残奥会的赛场上,更想不到会拿到残奥会的金牌,感谢所有关心和关爱过我的人,我会继续努力,这不是终点,只是一个阶段的成绩,我要做到不骄不躁,为国家夺得更多的金牌和荣誉。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尽自己所能,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为家乡体育事业的发展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王亚男
种子因拼搏而萌芽,苍鹰因拼搏而翱翔,生命因拼搏而精彩。
用王亚男自己的话讲,人总得活下去,路总得走下去。17岁那年,是王亚男命运的转折点。一次意外车祸,导致左腿截肢,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她也曾经抱怨过,也曾经徘徊过。然而,坚强的她并没有颓废,也没有向命运低头,毅然坚强面对,靠着自己的顽强拼搏,找到了人生的目标。这个普通的农家女终于登上了2012年伦敦残奥会最高领奖台。
出生亚运年 父亲便取名“亚男”
1991年,亚运会在北京举办。这一年,洪洞县广胜寺镇北郇村的一个农民家中出生了一个女孩,爱好体育的父亲王俊成便干脆取名“王亚男”。这个有点像男孩子的名字,寄托了父亲很多期望,“我希望她能沾点亚运会的福气,像男孩子一样生龙活虎,所以就给她取名亚男。”
在母亲李小青眼中,小时候的王亚男,特别喜欢跳舞。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她都不会害羞、表现大方,跳得非常好。“有时候,大人们在院里忙着干活儿,不让她在院里跳舞,她就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跳舞。”
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王亚男在无忧无虑中度过,她的童年也充满了笑声和欢乐。在家人的鼓励下,在老师的教育中,王亚男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小学到初中,她每次考试都会获得奖励,家里墙上贴满了她和弟弟妹妹的奖状。
像很多女孩子一样,王亚男手也很巧。她喜欢刺绣、动手制作,在完成作业之后,她常常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一些小动物、小装饰品。
望着女儿的渐渐成长,全家人充满了期望。从小学到初中,王亚男一直担任音乐班长,她对音乐和舞蹈有着天生的热爱。“女儿喜欢跳舞,咱就尽量让女儿进行专业学习。”
2007年,王亚男升入高中,为了能让她接受专业的舞蹈训练,父母便为她报名参加了舞蹈学习班。
本来对跳舞就充满兴趣,聪慧的王亚男在老师的指导下,舞蹈水平进步得非常快,很快便成为舞蹈队里的一枝独秀,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
在王亚男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她将来要报考舞蹈专业,做一个舞者,将跳舞当做自己的职业。
左腿截肢 成长路程遭遇坎坷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次意外的发生,让王亚男的舞蹈梦从此破碎。
2008年5月13日,就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王亚男在上学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左腿截肢,造成了终身残疾。
“我记得清清楚楚,那天正好逢集,我买完东西回到家。”母亲李小青说,大概是晚上9点多的时候,接到了学校的电话,说是女儿出了车祸,已经送到了县医院。李小青便和家里人迅速赶往县医院,之后又将王亚男转到了市医院。
望着病床上的女儿,全家人都伤心不已。当得知要左腿截肢后,母亲李小青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悲痛,哭着劝大夫:一定要保住女儿的腿,如果没了腿,她将来还怎么跳舞。”
然而,由于伤势严重,王亚男的左小腿不得不截肢,因此落下终身残疾。
这次意外,给了王亚男很大的打击,她的舞蹈梦想从此破灭。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王亚男的情绪都十分低迷,性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她每天都把自己封闭起来,把所有心思都写在日记里。
“孩子简直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母亲李小青和父亲王俊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开导女儿。
由于治病耽误了不少时间,王亚男不得不选择退学。2008年8月份,父亲便托人在假肢厂给王亚男找了个工作,希望她能尽快摆脱截肢的阴影。
在假肢厂工作两个月的时间里,王亚男很快便走出阴霾,重新找回了自信。
当时假肢厂的隔壁便是一所学校,透过窗看到有学生在军训,王亚男的心里便久久不能平静。她给母亲打电话称,还想去上学。
2008年10月,由于天气变冷,王亚男不得不离开假肢厂,回到家里。
当时,北郇村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号召,村里的文化体育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北郇村也成立了一支健身队,组织丰富多彩的健身体育活动,王亚男的母亲也是村健身队的一员。
“亚男从假肢厂回来后,不想总让她一个人待在家里,怕她会胡思乱想,便带她到健身队。”从此,李小青便带着王亚男一块儿参加健身队的活动。
来到健身队后,村民们对王亚男都很照顾,洪洞县老体协的齐秋梅教练很是看好王亚男,经常给她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王亚男的健身舞进步很快。由于天生对舞蹈的热爱,加上有基础,她很快便成为了健身队伍的中坚力量。
在进行完培训后,县里派来的教练都纷纷回城,北郇村的健身队一时陷入了无人牵头的困境。就在这时,北郇村支部委员张卫东便建议让王亚男负责健身队的健身活动,村主任高强明十分支持,便推荐王亚男参加了县文体局组织的培训,被聘为体育指导员。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5月,王亚男第一次带领北郇村健身队参加全县举办的全民健身比赛,就获得了一等奖。这对王亚男是莫大的鼓励,村支书高强明也给予大力支持,父母也为亚男专门购买了一台电脑,让她上网学习健身舞蹈,更好地带领队伍训练。
之后,王亚男带领北郇村健身队,在全县一系列全民健身比赛活动中屡获佳绩,得到了县、乡领导的一致好评。王亚男获得了不少荣誉,更重要的是,她又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信心。
不懈拼搏 终于圆梦残奥会
2009年9月,王亚男家里来了几位陌生人,她的命运从此发生了转折。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得知王亚男的经历和事迹后,派人专程到王亚男家了解情况。经过各方面了解,他们对王亚男的运动天赋格外欣赏,决定接王亚男到上海残疾人培训中心学习坐式排球。
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王亚男六神无主,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虽然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父亲建议王亚男,去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如果不行的话,咱再回来。母亲则在一边鼓励她,去了好好学,不要错过了这次好机会。
揣着梦想,带着家人的期盼,王亚男便独自一人来到了上海。对于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王亚男来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王亚男清晰记得,2009年9月10日,她来到上海第一天便见到了教练,被带到场地。坐式排球,对王亚男来说,是个新事物,什么都必须从零学起。
“刚开始看其他学姐训练,觉得很简单、很轻松,可一旦自己开始训练就没那么简单了。”王亚男说,刚开始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拉橡皮筋,看着别人拉着很轻松,她试了下就拉不动了。
为了尽快适应高强度训练、融入整个队伍当中,不服输的王亚男便主动要求加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亚男的体能终于得到很大提高,也得到教练的认可。
多年来,王亚男内心深处的舞蹈梦依旧存在。就在她刚到上海训练时,每天都要对着墙传球几千个,训练十分枯燥单调。此时,隔壁场地正在进行轮椅舞蹈的排练,每每听到音乐后,王亚男都会偷偷抹眼泪。
一个星期天,利用休息时间,王亚男来到训练场跳舞,正好被中心主任看到,便让她跳跳看看。
在跳了一段后,中心主任大为惊叹,称赞跳得很好,便想请她参加舞蹈队。
“当时对轮椅舞蹈这个项目不太了解。”王亚男告诉记者,她当时已经选择了排球,开始了正规训练,也不想放弃。然而,王亚男的教练在得知这件事后,便告知她可以练跳舞,但是不能耽误排球的正常训练。这让王亚男颇为兴奋,她的舞蹈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坐式排球对队员的毅力和耐力是个很大的考验,训练时间长了,手上和屁股上会因为磨擦起泡,时间一长便会产生厚厚的老茧。但即使再苦再累,王亚男都没有想过放弃。
第一次参加的正式比赛,是2010年的北京锦标赛,作为一名新人来讲,第一次参赛便拿了个铜牌,对王亚男来说是个莫大的荣誉和鼓励,虽然是个铜牌,但是当时还是蛮激动的。”
之后,王亚男多次代表上海队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并获得多枚奖牌。
2011年,她代表上海队参加了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得银牌。她还远赴埃及、美国等地参加比赛,并获得含金量很高的奖牌。
今年3月份,由于成绩突出,技术出众,王亚男入选国家队,代表祖国出征伦敦残奥会。
在残奥会上,王亚男和队友们过五关斩六将,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取得冠军,在为祖国获得荣誉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第一块残奥会金牌。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亚男这样说: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时,我们所有人都拥抱在一起,有的队友激动地哭了起来,那一刻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一路走来,王亚男经历了常人所没有经历过的苦难,她不放弃、不抛弃,以坚强不屈的意志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困难。她坦言:“我是个很好强的人,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完美。”王亚男说,她现在正在计划学习英语,准备报个夜大学习英语班,以后出国比赛时就可以给队员们当翻译了,也可以更好地与别人交流。
对自己取得的成就,王亚男表示她是个幸运儿。“很感谢一路走来所有对我帮助过的人,如果不是他们,我不可能完成我的梦想,谢谢他们给我的舞台,是他们让我成为了有用的人,有了现在的成就。”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