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石月香老师,是在一个偶然的日子里。友人拿来她的一部分文稿,讲的都是班级管理或育人心得。记得首篇发的是《给爱三分钟》,内容很感人,有一股淡淡的爱从字里行间透出来,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后来,同样是在一个偶然的日子里,和石月香老师相遇了。她身材适中,面容清丽,说话的声音浑厚而爽朗。尤其是一谈起她的“孩子们”,便滔滔不绝,那些小故事像浪花在不经意间四处飞溅,让人忍不住想探个究竟。
原本以为这是一个下午,石老师应该不会忙,可是我们的谈话还是不时被学校开会或者某个同学、家长到来而打断。于是,我们干脆就把这个下午的所见所闻一一讲给读者,看看石老师是如何育人的。
安心学习就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
“老师,我要粘东西,可是没有胶带,怎么办?”课间,一个男生跑到办公室问她。“可是老师也没有,你又要粘东西,那怎么办?”石老师反问道学生。学生思忖了一会儿说:“哦,好吧,我问问周围的同学有没有,借他们的用一下。”“嗯,好,记得用完要说谢谢!”石老师满意地笑了。
石月香是一名初中老师,今年带初287班的班主任。由于身体原因,她本想辞去班主任,可是最终,同学们和家长的真诚还是把她留下来了。用她的话说:“心太软了,受不住那份浓浓的关爱。”前段时间,她瞒着学生们赴山大医院做核磁治疗。回来的第一节课上,同学们都“眼巴巴”地看着她。石老师问他们:“老师这段时间不在,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们纷纷回答,“老师,我们很浮躁。”“老师,您不在时我心里空荡荡的。”还有一个学生说:“老师,自习的时候我眼巴巴地望着你家的阳台,没心学习,就想看到你。”石老师因势利导:“同学们,无情未必真丈夫,心里有老师是好事,但是对自己心中的思念、浮躁、焦虑要进行克制,不能让其自由发展,影响学习。你们安心学习,取得良好成绩,就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学生们懂事地点点头,那天的课堂纪律真是好极了。课间,石老师回到办公室,一个大大的心形盒子吸引了她的注意,原来里面全都是千纸鹤和五角星,盒子上写着:“亲爱的老师,我们想您,祝您早日恢复健康!”下面是一大堆学生的签名。
接下来的故事更是让人感动。一位家长听说她的情况后,热情地邀她到一家诊所请医生为她做针灸按摩,一段时间后,石老师的身体明显好转。“你们说,这样好的学生和家长,我怎么舍得撂挑子!”说到这里时,她的眼中分明有泪花在闪动。
学生出问题,根在家长身上
在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石老师始终要求自己,要保持一个好心态,力戒急、躁、气。但即便如此,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还是让她好一阵后怕。
那天,她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几个学生向她汇报:老师,班里某某学生把刀子架在另一个学生的脖子上,太吓人了!石老师赶紧跑进班里,果然有个学生正拿着水果刀在同学脖子上比划。她大声呵斥他们,那个架刀子的学生却满在不意地说:“老师,我们是闹着玩的,没事!”石老师正色道:“如果你们再玩这样的游戏,就打110把你们带走!”刀子被她没收走了。
之后,石老师与这两个孩子分别进行了谈话。其中一个个子长得矮小的学生说:“自己在学校曾经被欺负,回到家中又不敢跟父母说,因为一说父母肯定会先训斥自己,所以就听从班级一个比较厉害同学的话,带把小刀防身用。”石老师听后倒吸一口冷气,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上海一个孩子在阳台上和妈妈吵架了,转身回到客厅爸爸身边,谁知爸爸正在拿着水果刀削苹果,一不小心,刀尖刺入孩子的心脏。你们说,这水果刀能随便玩吗?”一席话,两个孩子脸红着低下了头。
石老师又把家长叫到学校,孩子们本以为她会向父母告状,但恰恰相反,她与家长进行了一番深谈。“孩子带刀子来上学,您知道吗?”“不知道,孩子在家很少和我谈学校里的事。”“您觉得造成今天这样,全部是孩子的错吗?作为家长一定要懂得倾听孩子的心事,要把孩子当成朋友看待,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信任自己,才会与家长交流沟通。”家长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石老师继续说:“其实孩子有时候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从孩子身上发现问题也许就是家长自身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训斥或是责罚,而是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自己学会勇敢面对,掌握基本的应对能力,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才是家长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这位家长当即表态以后要改进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孩子交朋友,和孩子多谈心。
石老师经常说:“遇到困难与事情时,先不要着急下结论,关键是‘克制’,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只有这样事情才能比较圆满的解决,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教学中需要“温水煮青蛙”
曾经有一个上重点中学高一的孩子,因为压力过大而极度厌学,得了成绩恐惧症。家长不知所措,请石老师帮忙做他的心理工作。石老师与该生通了电话,了解为何有厌学情绪后,她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学习压力大,是每个求学上进的孩子都会遇到的烦恼。但如何让把这种苦恼转化成动力,这就是需要你去换种思维方式去思考。你说的再优秀的种子如果遇到板结的土壤也开不出美丽的花,但是我要告诉你,只要是优秀的种子,即使只有一点阳光与雨水都会勇敢、努力地生长。”在石老师的开导下,这个孩子改变了消极、焦虑的学习态度,成绩慢慢上来了。后来,每当他遇到问题都会及时和石老师通电话解决。
“我们在平时相处过程中对待孩子的态度总是命令式的,但是当孩子遇到问题或者学习上的东西时,我们又把孩子的智商想成与自己平等的,那这样,肯定会对孩子造成压力。我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而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这种方法。如果能在合适的时机,摸索出学生的心理,慢慢地去引导、去教育,让学生跟随自己喜欢的教学方式去喜欢这门课程,那这就是教学中很大的成功。”石老师说。
告诉孩子,妈妈依然爱你
就在采访间隙,一位女生家长来到办公室与石老师交流孩子成绩落后的问题。家长说:“考试的前一晚上孩子努力背了政治,结果政治就考的分数很高,而其他科目就相对偏低,是不是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或是主动学习性差?”石老师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说:“刚上初一的孩子,年龄小,而且刚到新环境毕竟有些不适应,很茫然,这样就可能影响学习成绩。另外,是不是家里对孩子没有要求,所以孩子没有很强的学习动力?”听了石老师的话,家长连连点头,“我们家还有个很小的男孩,所以我对老大就比较放松,也可能对她有些忽视,所以导致孩子有些情绪。”找到病根,石老师微笑着回答:“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回到家后多与孩子交流,告诉她‘即使有了小弟弟,妈妈依然爱你’,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苦心,那孩子的学习成绩迟早会进步的。”家长欣然接受。
一下午的时间一晃而过,其间几次有孩子打扰石老师,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循循善诱。我们不解地问:“有些事您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办就行了,干嘛要兜一个大圈子?”石老师说:“这就叫‘引导’,很多事情我们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该怎么样做或者答案是什么,但是这样的结果就直接忽略了过程,也就剥夺了孩子的思考空间和机会,所以在学生遇到事情的时候先不要着急给答案,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帮助他们快速成长的好方法。”她依然微笑着,笑靥与落日的余辉相映衬,有一种淡定的、质朴的美。教育之道,贵在无形。如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心存一份爱心,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小事件、小细节,运用生动鲜活的方式巧妙育人,我们的孩子是不是要比现在更懂事、更贴心呢?
记者 郭璞 实习生 赵俊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