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几乎没有一颗老人斑;能将《金刚咒》一字不落流利地背下来;思维清晰,行走坐卧都不需要人照顾,如果不是别人介绍,根本看不出这位李素清老奶奶今年已经高寿103岁了。2月26日,记者随同市、区两级老龄办的工作人员及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史壮健看望了老人。
尧都区李素清老奶奶出生于1910年1月10,算来应该是清朝末期生人,历经了百年历史变幻的风云岁月,生有一女,帮女儿带大了三个子女及他们的孩子,如今全家五世同堂,她孙子的孙子都已经19岁了,一大家人其乐融融,知情者无不赞叹这个生命的奇迹。
而这一点,也让生于1929年、今年已经84岁的女儿深为自豪:只要有母亲在,我永远都是孩子!80多岁有个娘,走到人前比人强。邻居们还给我编了个顺口溜呢。”老奶奶原籍河北邯郸,父亲早亡,幼时家贫,十几岁时跟随母亲和哥哥逃难来到平阳府,在临汾城南门外西赵村安了家,后与另一个逃难来的河北老乡在临汾成亲,年轻时在棉织厂工作过,因为工作劳累,老人双手的大拇指因之变形。女儿生孩子后,她就成了“全职太太”,操持一家人的生活起居,里里外外是一把好手。在老奶奶的外孙女李林芬的记忆中,当年上学时,每天放学后都能很快吃上饭,姥姥的原则是“宁让饭等人,不让人等饭”。
老人一辈子闲不住,总是家里家外忙不停,不管到哪个孩子家,都里里外外忙家务,晚辈们怎么劝都劝不住,实在没有活干时,就到阳台上擦盆栽的叶子、花瓣,把每一片叶子、每一个花瓣都擦得一尘不染。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牛奶、鸡蛋是大家必需的营养品,百岁老人应该离不了这些,然而,李奶奶却对这些营养品说“不”,多年来,除坚持不喝牛奶,不吃鸡蛋外,她几乎不挑食,尤其爱喝玉米面糊糊,看来,最养人的还是粗茶淡饭。
一直以来,李奶奶的身体都很好,除了前几天因为青光眼做过手术,现在因为老年性的白内障视力不太好、耳朵还有些背以外,老人的身体几乎没有什么毛病,偶发感冒,只要打两针或吃个去疼片即可。
李奶奶生活作息规律,早上6点多起床,晚上9点多睡觉,此外,她还有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就是锻炼身体,年轻时,她忙于家务,成天闲不住,年纪大了后,她坚持每天活动,经常下楼在院子里走动走动,直到现在,她每天都要扶着桌子边做些轻微的锻炼,不仅自己做,还教84岁的女儿也做呢。“每年的正月十六,我妈妈必定到外面转转,说是去‘扔病’,这一点,看似迷信,其实很有科学道理,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春暖花开、外出踏青’,对身体很好。”老人的女儿说。
虽然历经百年沧桑,但李奶奶的心态一直很好,凡事想得开,不仅心胸宽阔,而且心怀磊落,不开心时、有委屈时、受误会时等等,都会说到当面,从不藏着掖着,因此,与人相处十分融洽,不仅别人开心,自己也很愉快。
说到调整心态,老人还有一个秘诀,就是背诵《金刚咒》。由于时代的关系,老人没有上过学,不识字,但是,老人记忆力好,母亲曾经教过的《金刚咒》,虽然是口口相传,她却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每当遇到不开心的事、做了自以为不好的梦、晚上睡不着觉等时候,她就会背诵《金钢咒》,背到“永不踏地狱门”一句时,还要配合着跺一下脚,似乎所有的不吉利、不顺利都随之而去,每每看到老人这样,家人总是对老人的执著与天真忍俊不禁。
老人长寿,还利益于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老伴早在1964年就去世了,可后辈们给了她更多的爱,老人的三个外孙,虽然如今都是有孙子的人了,可他们几乎天天都有人过来陪伴,节假日时,十多个重孙、玄孙也经常来承欢老人膝下,为她做家务,陪她聊天,说些外面的新鲜事,让她的思想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老人总是高兴地说:我可真是赶上了好时代,享了共产党的福,还有这些好孩子,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我的心总是年轻的!”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