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临汾市电视台新闻中心职工杨泽芸,2003年参加工作,家庭共有5口人,公公、婆婆都是国家在职领导干部,丈夫王攀峰,在市委组织部工作;女儿在幼儿园上学。全家人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是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老人、夫妻、孩子互敬互爱、团结和睦、遵纪守法、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爱国守法,热爱公益。杨泽芸的家庭中,公公、婆婆和丈夫都是共产党员,杨泽芸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他们全家一直坚守的信念。尤其是婆婆的父母都是离休干部,对党组织、对国家都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种感情积极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婚后几年来,杨泽芸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自从结婚以来,她就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但他们都把对方的父母看作是自己的父母来孝敬。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他们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平时从不同途径、用不同方法孝敬他们,如出差在外给他们买好吃的食物、买好的衣服,过生日给他们送上礼物等。同样的,父母对他们也十分关爱,经常买些他们喜欢吃的东西放在家里,等他们回来时,就拿来给他们吃,有什么好东西都先留给他们。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但它就像催化剂一样,使他们一家人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杨泽芸的婆婆有时还帮助几家邻居照看小孩,给他们做饭,带他们做游戏,得到了整个小区邻里之间的赞誉,促进了居民家庭和谐、社区和谐。
廉洁自律,勤俭持家。在工作中,他们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对于杨泽芸一家来说,公公、婆婆都是领导干部,但他们自始至终都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公公、婆婆经常教育小两口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讲奉献,有点牺牲精神,不能图名图利。”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十年来,虽然一直担任单位的领导职务,他们却只顾得上认真工作,为做好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党的事业默默地奉献。有了公公、婆婆的言传身教,杨泽芸的小家也养成了廉洁勤俭的持家习惯。家里的生活一直是俭朴的,虽然家人都在行政机关工作,工资都不算低,但都很注意影响,从没有奢侈浪费的行为。经常有一些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做客,看到家里只有一些简单的家具,也没有什么摆设,都建议该“改善改善”了。但杨泽芸一家都说:“物质追求没有止境,不是通过辛勤劳动得来的物欲满足不可能长久”。这一家人一直坚守“廉洁自律”的信念,形成了勤俭节约的家风。
杨泽芸一家用自己的行动再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关爱邻里、积极进取等传统美德,书写了文明和谐家庭的新篇章。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