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祁欣 实习生 弓佩玉)砂纸、打磨器、油漆、刷子看似常见的工具,经任鑫潘之手,受损的家具不一会儿便换上了新装。3月25日,记者走进任鑫潘的生活,了解一名家具修理工背后的故事。
当日下午2时许,任鑫潘和往常一样带着家具前往某家具城报到。一家家具店的沙发木边在运输过程中被压断了,任鑫潘拿出直尺认真地量取受损木边的长度,仔细观察沙发的整体结构。不一会儿,在他的巧手拼接下,通过固定、打磨、涂色等十多道工序,受损的沙发恢复如初,完全看不出修补过的痕迹。
任鑫潘,一个90后的四川男孩,一口南方味的普通话,特有的睿智和精明,使他成为家具修理业一名得力干将。
2011年,任鑫潘跟着表哥来到临汾,学起了家具修补。“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真难。如木质家具起泡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第一要务就是用极细的砂纸打磨,但是打磨的火候如果掌握不好,就容易导致因打磨过度而出现的凹陷,修补起来就十分困难。但是修家具的工作就是技术活,熟能生巧嘛,所以坚持就是胜利。”任鑫潘如是说。
付出汗水与时间,收获技术与能力。短短两年时间任鑫潘已经和我市多家品牌家具公司建立了长时间的合作关系。两年的时间使任鑫潘爱上了这份家具修理工作。在他看来修理家具更像是一门艺术,能把残缺的家具,通过巧手的雕琢而焕然一新,就足以让他兴奋很长时间。
下午4时,任鑫潘的手机再次响起,又是家具维修的预约电话。谈起对现在的家具维修行业有何认识与见解时,任鑫潘思索片刻后表示,在临汾,家具的维修还属于空白,但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家具维修行业竞争却很激烈。旧家具维修、翻新行业之所以发展较难、较慢,主要原因是受制于技术水平。
“家具维修、翻新并不简单,它要求工人具备较高的工艺和技术水准。比如一个柜子出现破损,修之前,首先要知道它的材质,其次能看出它的制作工艺、内部结构等。对于经验较少的木工来说,很多老式古董家具可能连见都没有见过。”任鑫潘说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技术因素外,有些家具维修、翻新的成本较高,很多市民觉得还不如重新更换新家具。这也是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一大因素。任鑫潘说:家具维修翻新,需要大家共同来认可,需要有人带头来做。如今,全社会都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临汾的家具维修市场会逐步发展起来。”聊天时,任鑫潘一不留神把502胶水滴在了手上,瞬间他的手和家具粘到了一起。他却娴熟地拿起刀片,慢慢地将粘在手上的胶水与家具成功分离。
当问及任鑫潘对未来有什么规划时,他坚定地说:不断积累经验是他目前的首要任务。另外,就是多向技艺高超的师傅们虚心学习,争取在未来的两年里,组建一个专业的家具维修团队,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家具美容师。”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