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个春夏秋冬,他一直坚持着用手中的相机,拍摄黄河壶口上的一个个精彩瞬间,把黄河的精神传遍了临汾,传遍了山西,传遍了北京,甚至传到了海外…… 临汾夏日的傍晚,最好去的地方当属新建起不久的滨河古城公园。那天,我打电话约新当选的“中国好人”黄正东来这里见一见面,他很是爽快地答应了。
不多时,透过古城公园明亮的灯光,我看到他一扭一拐地向我走来了。看到他行走很艰难的样子,我先是一惊,边握手边问他:“这是咋得了?”他笑呵呵地说:“我昨天才从江西回来。”之后,我才知道,中国人民银行近期组织了一次全国金融系统宣传工作者“重走长征路”活动,他有幸参加了。他说:“江西、湖南多山、多水,这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哩!”
听到黄正东先生的这番话,借着古城公园橘黄色的灯光,我似乎看到他比以前更加清瘦了,似乎皮肤也比以前更加黝黑。
我就说:“那您这次受苦了。”他还是笑呵呵地说:“重走长征路嘛!要是坐着车跑,那就没有意义了……不过,这一趟走下来,吃了不少苦,但我还是觉得值。”
我们选择在古城公园的一个石椅上坐下来交谈。他说:“咱们在一起共事这么多年,你是不了解我,我就是想尽自己的心,把黄河壶口用摄影艺术的形式,做一些宣传。想不到,国家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多人生的光环。我这个人的个性不爱张扬,就想做个低调的人,平平常常的工作、生活比啥都好。”他轻轻“叹”了一口气,抬起头望着城市的夜空,好一会儿才说:“那我就给你讲一讲有关我的故事吧!”
黄河的情缘
他说,想起第一次看到黄河壶口瀑布的时候,我不禁高声大喊,黄河,我来看你来了。壶口,我来看你来了。那一刻,自己的激动心情无法言表,用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一点都不过分。
也许,就是从那一刻起,我觉得自己与黄河壶口的那份情缘萌发了。我就想:如果用摄影这个艺术形式把壶口的一年四季瞬间的变化记录下来,就可以更加直接地让更多的朋友看到壶口瀑布,了解壶口瀑布,见识壶口瀑布,让壶口成为咱们临汾的一大旅游亮点。
这个想法决定之后,在一个星期天他与三个摄友结伴到了壶口。那时候,从临汾到吉县壶口的道路很糟,天不亮就起身出发,从临汾到吉县就要用三个多小时。尤其是吉县城到壶口那四十多公里的路程,一直是盘山道路,险情无时不在。我去了,而且不是一次二次。而是十多年时间里的每个春夏秋冬,拍摄了以壶口为内容的照片上万余幅。
说真的,这十几年来,真的是不容易啊!我没想过我能坚持这十几年。我承认,我不是一个绝对的坚强者,这十几年里,我也对此彷徨过、徘徊过。我就想,自己这样不知疲倦、不知劳苦的究竟是为了什么?还坚守下去吗?
说到这里,黄正东先生的话停顿了。当我扭过头看他时,我看到他的双眼饱含着两汪亮晶晶的泪水……
平民的情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黄正东先生也算是一个“小官儿”了。屈指一算不大的“官帽儿”,还真是有一大堆。他边笑边摆手说:“这算个啥?这算个啥?咱为的是摄影艺术,为的是好好地用摄影这门艺术宣传壶口。”
是的,生活中的黄正东先生真的没有一些酸臭的官味儿,他就一门心思为了他的摄影艺术。就说在壶口,他就有很多朋友,上至景区的主任们,下至牵着毛驴在景区招揽游客的黄河老汉们。
张国宝老汉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个。张国宝老汉就出生于吉县壶口镇,他的家就在壶口东岸不远的山坡下。自从壶口兴起旅游,他就开始打扮自己的小毛驴在这里做起了小生意。
当初,黄正东先生背着个照相机在壶口边转悠,拍了很多照片,他看到就有些不可思议,他心里想,这些人真是闲得没事干来这里拍照,他却是为了全家人的生计起早贪黑地忙活。正好,黄正东先生想为他拍一张照,他就连连摆手表示不同意。但经不住黄正东先生的再三要求,但他提出要拍也不能白拍,得给他三元钱的费用。照现在流行的话语,就是老汉做“模特儿”的工资,其实还有他的道具,就是那头毛驴、那件羊皮袄,那个长杆大烟袋,还有头上那条白毛巾。黄正东先生听后,如实地照付了。那天,他拍完壶口以后就给张国宝老汉拍了这张独具吕梁风味的农民与壶口的照片。让张老汉想不到的是,这张照片竟被刊登在一家省级报纸上的头版里。当张国宝老汉看到自己的照片登在报纸上,他才明白,这个背照相机的中年男人才是宣传黄河壶口的真人。让老汉想不到的是,自从他与壶口的照片登过报纸后,他一下子火起来了。每天都有好多的游人要求与他合影留念,并且还给他留下当“模特儿”工资,这让老汉乐得整天合不拢嘴。等下一次,再见到黄正东先生背着相机来壶口时,他第一个念想就是赶快把上次收黄正东先生的三元钱还给他。从此,他俩成了一对忘年交朋友。这也给黄正东先生增添了一桩心思,那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老汉。
只要黄正东在壶口拍摄,张国宝老汉就拖着黄正东先生的衣角,笑呵呵地说:“到咱家里去吃饭。”每当这时候,黄正东总是买上些农家人实用的东西带去,并在老汉家吃上一顿真正的“农家饭”。饭后,他俩就坐在窑洞前的小院里,面对着黄河叙述着自己的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的一些将要去体验的生与死的话题。
前不久,黄正东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黄正东黄河壶口瀑布摄影艺术展》上,他还不忘把张国宝老夫妇叫上,一块去北京参加他的展览,陪着老人来到天安门广场,进人民大会堂,瞻仰毛主席遗容,游故宫,逛北海公园。张国宝老夫妇激动地说:“这辈子值了。这辈子遇到黄正东这个人真的是值了!”
艺术的追求
摄影行里有一句名言叫做:“心快、手快、腿快。”黄正东先生在临汾摄影圈里是有名的快腿。在与他一起参与的几回采风活动里,他为了拍张自己理想的片子,上山、涉河,不停地选取最佳拍摄点。就说他这十多年来,仅黄河壶口瀑布的片子他就拍了上万张。但不知大家想过没有,这些片子都属于毛片之类,放在一起就如同一堆没有打磨过的玉石毛料。
在这样的境况下,就见在临汾中支八楼,黄正东先生的那间办公室里,大家都下班了,他还要打开电脑,把那一堆毛片,认真地挑拣,认真地比对,认真地修剪,认真地调色,不知在多少张片子里才能够选出一张让他自己满意的精品片子来。就见,已经是夜深人静了,他那间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这个时候,他总是忘记下班,忘记妻儿在等着他吃晚饭,忘记了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或者他更加喜欢的体育节目。
日子,在黄正东先生的心底就是这样慢慢地度过。但他在摄影的艺术境界里,也在不断地收获着,就像一个勤劳的农民,平时在自己的土地里撒下的是一粒粒种子、洒下的是一把把汗水,而在秋实的日子,收获的是满腔希望和丰硕的果实。
就像黄正东先生,在炎炎的夏日里,他数次往返黄河壶口,收获的是《壶口之夏》。在冰雪弥漫的日子里,他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弯曲的山路上,经过一路风寒、一路惊险,收获的是精品片子《壶口冬韵》。
正如不久前,他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个人摄影展上的发言一样,他说:“我要用百倍的精神,最好的状态,全身心地用手中的相机去诠释母亲河,让更多的人了解母亲河,认识母亲河。”这就是黄正东,这就是我的同事,我的摄友黄正东。
那个夏夜,我们就在新建不久的古城公园谈了许久许久,谈了许许多多的话题。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关注着黄正东先生,把黄河壶口拍摄得更加多姿多彩,让世人看到更加雄伟、更加美丽的黄河壶口瀑布。闫卫星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