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沁洪:为了“金沟子”的明天

2013-06-28 09:19: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高沁洪干得多,说得少,不善于语言表达,但工作能力强,百姓认可,党员敬佩,领导赞赏,所以才能连任村委会主任8年。”盛夏时节,记者在洪洞县明姜镇金沟子村采访时,该村党支部书记康果旦一见面就说出了这样一番心里话。

金沟子村地处霍山脚下,风景秀美,山川如画。全村600余口人,人均耕地1亩之多,属标准的丘陵地带纯农业村。历年来,村民以种植、养殖为主。由于该村处山水缓冲地带,粮食作物、棉花及蔬菜能够旱涝保收,因此而得名“金沟子”美誉。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周边的村庄发生了很大变化,而金沟子村村民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封闭环境中,全村经济发展缓慢。

2005年,高沁洪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后,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己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心为民谋福利,积极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使这个古老的村庄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高沁洪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与学校师生见面沟通,了解学校现状。通过这次调研,高沁洪得知学校设施落后,便承诺要完善教学设施,实现多媒体电化教学。不久,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3万余元为学校配备了远程教育配套设施,受到全校师生及家长的交口称赞。此后,“一年两身校服免费,每个学生每学期补助150元费用”,已成为高沁洪对学校的又一承诺。钱虽不多,却表达了高沁洪对山区学生的那份关爱和厚望。

近年来,高沁洪下大工夫、集中精力为村里办了几件实事。2006年,投资30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工程,解决了人畜吃水的根本问题。2007年,退耕还林完成400余亩。新建了支部村委办公场所,完成了图书室、计生室、便民超市、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点等便民服务场所。2009年到2010年,在高沁洪的努力下,与民营企业舜乡泽民有限公司携手,在圣王村与金沟村之间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桥。架桥前,金沟村村民到圣王逛庙会要一个小时左右,架桥后只要5分钟左右就到了。当地百姓把此桥称为“连心桥”。

办好事就要办到村民心坎上。2011年,高沁洪多方筹措资金56万余元,在完成节水工程3600米防渗渠的基础上,又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完成了3300米灌管工程,扩浇250余亩旱地。随后,他又结合“五个全覆盖”工程,完成全村街道硬化,达到了户户通。今年,高沁洪又投资5万余元,建起高标准村级活动场所,成为群山环抱中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高沁洪时刻牵挂老年人的生活,始终坚持承诺60岁以上的老人一直免交医疗合作费而由村委会负担。高沁洪还承诺为每户村民每年水电费补助50元,事情虽小,可以看出高沁洪对父老乡亲的那种感恩和尊重。

采访结束时,高沁洪表示,今后将依托金沟子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的优势,瞄准林下经济,开展招商引资,努力实现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范韶华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