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村的“女当家”

2013-07-05 08:31: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曾经,穷乡僻壤是大宁县曲峨镇山庄村的真实写照。如今,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的水电路气网、干净宽敞的休闲娱乐场所成为了山庄村的新景象。提起村里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山庄村的每一位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由衷称赞村里的“女当家”——村党支部书记贺兰珍。
    2002年,45岁的贺兰珍在农村换届选举中以高票当选为山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当时,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道路硬化、饮水工程、电网改造等缺口资金较大。如何改变这个昔日的穷山村,成为她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想富,先修路。贺兰珍上任之后,将拓宽出村公路作为工作的第一件实事。她把各自然村的劳力集中起来,分组施工,拓宽了塬面和坡里的土路,争取回4000多元资金,修筑了昕水河过河坝。为了省钱,贺兰珍组织村民变冬闲为冬忙,义务拓宽路基。为了不让找来的推土机耽误工时,贺兰珍每天中午都与工作人员一起度过,连续几个月吃住在工地。就是靠着这种精神,贺兰珍带领山庄村的乡亲们硬化了11公里的环村公路。这成为大宁县第一条通村水泥路,山庄人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水泥路。
    道路修通了,贺兰珍又思谋着筑堤打坝改善村里的耕地。她争取到县水利局的支持,规划修建三条中型坝、一条小型坝。
    在筑堤打坝的那些日子里,贺兰珍天天到工地慰问工人、检查质量,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如今,山庄村的4条大坝全部建成,还加宽了8公里田间道路,新增加的100多亩埝地成为旱涝保收的丰产田。
    为了让村民搬进新家,改善村民们的住房条件,她一趟一趟往县城跑,终于争取到国家移民工程项目。2006年,山庄村实施了移民搬迁工程。针对前期落实地基问题,贺兰珍挨家挨户对村民做工作,最终取得村民同意。虽然移民工程动工了,可是紧接着面临的就是资金问题。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她自掏腰包垫付工程款。施工中,她没日没夜,一心扑在工地    上。2008年底,118孔砖窑落成,全村79户420口人全部搬进了新房。
    村里的基础设施改变了,然而如何增加村民收入成为当下最大的难题。2010年,在贺兰珍的带领下,山庄人开始打坝造田,开始新的创业之路。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山庄村建起了养殖小区,走出了一条“小个体、小户型、杂交改良、大效益”的路子,全村发展小尾寒羊650只,种草600多亩。带领村民发展经济林,栽植优质核桃15000余株,为山庄村的小康建设蓄下了“绿色银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0多年的艰苦奋斗,贺兰珍受到群众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市、县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记者段小婷 实习生杨茜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