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襄汾报》上曾刊登一篇《水利局的“文化牛”》的文章,写的是襄汾县水利局副局长王民,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社会文化的事迹。十余年过去了,他虽变老了,勤奋耕耘仍然未止。
王民,襄汾县新城镇陈郭村人。1943年7月生,1967年太原工学院毕业后参加工作,2002年从县水利局副局长位置上退休。退休后,依然在发挥自己的才艺,做了许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美妙的歌声响起来
王民喜欢音乐,有音乐才华。退休伊始,有人说,喜欢唱歌苦于没个地方,于是他萌发了组织老年歌咏活动的想法。不久,他便和马玉胜、张登荣、邓玉英、刘淑宽、杨桂林等退休人员,在老干局活动中心打出了全县第一个“老年歌唱团”的牌子,张登荣为首任团长。至此,每个周五下午两点,嘹亮的歌声都会从老干部局活动中心传出。
2005年冬,王民接任团长后,他更是以身作则,多次刻印歌页,发给大家。他先后自编《老年朋友来相会》、《咱们妇女有力量》、《赵康辣椒红》、《革命老区颂歌》、《牵挂》等填词歌曲,讴歌新时代新风尚和襄汾经济建设成就。其中《赵康辣椒红》还刻制成光碟,赠送给赵康镇政府。每逢重大节假日和政治活动时,王民总要联系舞协、体协,在广场举办盛大演出,大大活跃了县城群众文化生活。
合唱团没收入,缺器材,王民就托关系、找领导,终于争得资金,购置了电子琴、二胡、音响、凳子等设施,制作了—些服饰,合唱团变得像模像样了。
书画协会建功立业
王民是襄汾县首届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2005年冬,老会长狄西海因病辞职,推荐王民接任会长。
当时,临汾市书画研究会已决定2007年春在襄汾召开年会,要求襄汾必须拿出一本高水平的《襄汾书画选集》并组织一个大型书画展。
时间短、任务大,怎么办?王民和他的同伴们立即投入紧张的准备。襄汾文化底蕴深厚,书画人才济济,编辑《襄汾书画选集》,展现襄汾人的形象,是大家梦寐以求的好事。襄汾爱好书画者遍布全国各地,要做到一个不漏的收编入册且不留下遗憾难度很大。为了尽量多收编,他们通过电话信函联系外地,登门造访联系本县,几个月时间又收集作品不少。在紧张编排的日日夜夜,以王民为首的理事会成员(编委),具体分工,争分夺秒,仔细斟酌,层层筛选,每一步、每一环节都一丝不苟。整整忙了一秋冬,终于在2007年春拿出初稿。
草稿交付临汾工艺美术厂排印后,王民与年长于他的贾连成三天两头到临汾校对,一稿、二稿、三稿,不厌其烦。有一次,下午3点,他突然想起一个错误,便立即独自坐公交车赶到临汾。纠正后已是傍晚,市内公交下班,他快步赶到尧庙汽车站登上了最后的班车。为争取印刷经费,他们到县委、政府、财政局不知有多少次,一遍一遍地给领导看稿子、讲情况。有人说他憨,没有一分钱报酬,何苦?他微微一笑,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这个“文化牛”,硬是凭这股“牛”劲,终于完成了襄汾历史上第一部书画选集。
临汾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如期在襄汾召开。因奔波劳累、积劳成疾的王民却住进了县医院,未能参加会议。有人从会场给他打电话:“听!发言人正表扬你呢!”病床上的他,淡淡一笑,表示欣慰。
广阔天地耕耘不止
在组织老年歌咏和书画活动的同时,王民还参与了《构筑现代农业》、《晋商文化》、《襄汾县志》、《五化之路》、《陈郭村诗文集》、《邓曲村志》的编辑、校对工作,还经常给《襄汾报》、《丁香文化》、《临汾日报》、《中国水利》写稿件,参与征文、采风活动。
2008年11月,他创作的一家三代同台表演的小品《人脑、电脑、笔记本》,从近3万个参赛家庭中脱颖而出,获得上海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家庭讲故事比赛第二名(银奖)。
2009年春,由他创作,小孙子讲演的反映朱德、刘少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品质的故事《让房》又获上海市第一届中小学生红色经典小故事演讲比赛小学组第二名;同年,他创作,儿子、孙子共同表演的革除陋习小品《楼上楼下》再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家庭自制录像短片比赛一等奖;同年夏天,他编写、小孙子演出的反映世博会的梦幻故事《三老游园》获上海市第二届中小学生红色经典小故事演讲比赛创作奖。
因他是糖尿病患者,他在太原糖尿病医院住院时为其创作了院歌和《糖尿病友之歌》,在患者中广为传唱。他的一对双胞胎小孙孙上幼儿园之际,他为幼儿园创作了幼儿歌曲《我爱我的月亮船》。
2011年春,在海南三亚居住期间,他的书法作品参加三亚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迎新春书画作品大赛中获三等奖。
王民聪明、善良、忠厚。都说他是一个好人,与人为善,乐于奉献。他退休十多年的经历再次表明,他确实无愧于这个称谓,也无愧于十年前获得的“文化牛”称谓。
通讯员 谢宇非 房涛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