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千把扇子书画展”现场(左一为曹胜财)。
日前,襄汾县82岁的退休干部曹胜财“千把扇子书画展”在襄汾县古城镇盘道村隆重开展,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观看。本次书画展共展出扇子作品1000余把,有团扇、折扇、梯形扇、芭蕉扇、桃心扇、方形扇等十余种,是曹胜财退休返乡后利用废纸片做的,变废为宝、节约资源,扇面内容既有党的方针政策又有伦理道德警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真正体现了退休干部人老心不老、退休不褪色,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
一
曹胜财今年82岁,从县粮局退休返乡回村后退而不休,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十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他1993年退休回村,起先每日在家读书看报、习书练字,闲着无事,总觉得应该再做点事情。于是就积极参加了村里的各项活动,1994年组织参与了村委会主办的“水中打擂”大型活动,1996年参与组织成立了“盘道书法协会”,1997年组织成立了“盘道老年协会”,1997年组织举办了“百人参与千幅剪纸迎香港回归”大型庆祝活动,2004年组织参与了《盘道村志》的编写出版工作,2005年参与了“盘道舞台”的筹建工作,2007年组织参与了“盘道民间文学”的编辑出版发行,2012年参与村内道路硬化的宣传发动工作,并多次参加义务清渠、义务修路、义务植树等工作。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既锻炼了身体、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内容,又帮村民们办了实事,多次受到县、乡、村各级领导的表彰和村民群众的赞誉,被村民们称为“老革命”。他自己作了一首打油诗为证:“革命工作四十年,光荣退休回家园,学练书法健身体,再为社会作贡献。”
二
曹胜财制作扇子,已经有好几年的历史,数量不下数千把,在盘道村,几乎每户村民家中都能见到他做的扇子。由于他退休后一直“习练书法健身体”,所以一笔漂亮的毛笔字很拿手。他在制作的扇子上写上书法作品,结合形势,宣传党的政策,宣传伦理道德,宣传社会主义新风尚,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总之,形态各异,内容丰富,方便实用,人见人爱。村民喜爱的原因是既能实惠使用,又能从中摄取营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获得乐趣。有很多村民要回扇子舍不得使用,而是当成艺术品、装饰品,使得群众索要扇子和曹先生制作扇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做成一把扇子,需要剪型、削把、粘胶、书写、裱糊、压制、晒干等十余道工序,费时费力,来之不易,但曹胜财乐在其中,坚持不懈。他在家里的厢房里为自己开了一间“扇子工作室”,里边剪子、锯、尺子、圆规等十八样兵器样样俱全。在老人的“车间”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半成品扇子,每张扇子上都有老人自己书写的精美的小篆。
看到老人整天钻在屋子里制作扇子,儿女们怕老人累着,就劝老人少干一会儿。老人却总结出做扇子的很多好处:既锻炼了自己的书法水平,又起到了宣传教育群众的作用;既能废物利用、节约资源,又经济实用、绿色环保;既方便了群众,又可节能减排,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他还为自己做扇子创作了一首打油诗:古稀已过耄耋临,我把黄昏当早晨,学练书法做子扇,全心全意为人民。
今年暑假来临之际,盘道村小学中的180个孩子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就是他们82岁的“扇子爷”曹胜财亲自为他们制作的180把不同种类的扇子,上面用小篆书写着《弟子规》,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记者 刘晚 文/图)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