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云岗和郭晓燕正在查看队员的比赛成绩。
“呯、呯……”山西省十四届运动会射击赛场,只见运动员们全神贯注瞄准靶子,耳边不时响起清脆的枪声。在运动员身后,教练员静静坐在观察镜前,关注着队员们的发挥。
提及教练员,我市射击队的教练卢云岗和郭晓燕,在射击赛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因为两人是一对夫妻,默默扎根基层,共同执教我市射击队,这也是我省射击界的唯一一对夫妻教练。多年来,射击队在夫妻二人的带领下,射击成绩稳步提升,在全省排名前列,为我市射击运动成绩立下了汗马功劳。
机遇偶然 两人共同选择射击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接触射击纯属偶然。”45岁的卢云岗不紧不慢地说,也许命中注定就吃这一碗饭的,这么多年走过来,从内心里也把射击当成事业来做,不仅要坚持下去,而且一定要做好。
卢云岗老家在长治,1984年,长治市体校选拔体育苗子,正上初中的他幸运地选中,便到体校学习射击。“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射击,男孩子本来好动,感觉应该好玩,便开始练习射击。”在卢云岗的心里,既然来了,就用心去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卢云岗在射击上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他的成绩进步很快,第二年便入选省队。
郭晓燕也是长治人,选择射击之路与丈夫的经历十分相似。1985年,郭晓燕被长治市体校选中开始训练。“刚开始说是集训3个月,打到一定的成绩就可以留队。”郭晓燕说,她好像与射击有着天生的缘分,刚开始接触射击的时候,虽然对她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项目,但是第一次卧姿打了两枪,就全部上靶。良好的运动天赋,也让教练不得不刮目相看,把她当作好苗子来培养。
3个月的集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来参加集训的一批人只留下两个人,郭晓燕便是其中一个。1987年,郭晓燕因为成绩出色,被选入省队集训。
“由于时间刚好错开,在体校时并不认识,一直到了省队才慢慢互相认识。”郭晓燕笑着说,在省队集训时,由于是老乡,两人才接触多了,生活和训练上都互相照顾,两颗年轻的心也越走越近。
通过观察镜,卢云岗对赛场情况进行研判。
条件艰苦 齐心合力共渡难关
在省射击队集训的日子里,两人互相鼓励、携手共进,射击成绩提高很快,在队里崭露头角,在国家级和省级比赛中屡次获得好成绩。
1985年,在全国首届青少年运动会上,第一次参加比赛的卢云岗自然十分兴奋,他心里铆着一股劲,一定要打出好成绩。在男子步枪60发卧射比赛中,卢云岗以592环的成绩取得第二名,这一成绩达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此后,在各类省级比赛中,他获得的荣誉更是数不胜数。
1990年,父亲的去世给卢云岗带来不小的打击,也影响到了他正常的训练和比赛成绩,他忍痛选择了离开省队,回到长治参加工作。同年,郭晓燕从省队退役,回到长治。
当时,临汾地区体育运动学校老一代教练退休,高水平的教练人才十分缺乏。为了能提高射击队的运动成绩,学校正在全省搜罗优秀射击教练,经过多方考察后,成绩优异的卢云岗和郭晓燕成为最佳人选。
“当时虽然退役,但是对射击还是满怀激情。”卢云岗回忆当年的事还是感动万分,当时临汾体委主任亲自开车到长治找到他俩人,这让他感到意外的同时更多是心存感动,便一同来到临汾担任教练。
“当时条件确实挺苦,可以说是要什么没什么。”郭晓燕说,当时不仅没有专业的靶场,而且连一个像样的住宿地方都没有,他们只好在简陋的值班室将就住了下来。
面对一无所有的窘境,卢云岗和郭晓燕也一度失落过,但是对射击的执著和激情,两人暗下决心,条件再苦,也要把射击搞好。”
1991年11月,由于训练任务重,在郭晓燕生日的当天,两人草草办了婚事,那是一个简单的再无法简单的婚礼。“基本上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家具和家电,只是简单请同事们吃了一顿饭。”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两人并没有过多抱怨,将心思全部放在了射击事业上。
要搞好射击,没枪没弹无疑是空谈。为了能尽快正常开展训练,两人便四处托关系借训练用枪和子弹。一直到去年,两人才把当年的债务清算完。
由于没有靶场,怎么在最短的时间里练出最好的效果,为此夫妻俩煞费苦心。
为了能迅速提高成绩,两人带着队员到长治、太原、西安进行外训。每年3月至9月,夫妻二人都一直在外地带队训练,冬季天冷,不便外出训练,便组织队员们在教室里凑合训练。
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艰苦训练,射击队成绩得到迅速提高。在夫妻二人首次带队参加的比赛中,便取得一枚铜牌,这让卢云岗、郭晓燕兴奋不已,更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在随后几年里,射击队每年都会有金牌入账,银牌和铜牌更是数不胜数。
队员们正在比赛。
完美搭配 争金夺银成绩斐然
没有靶场,严重制约了射击队的训练和比赛成绩。为了能拥有自己的靶场,射击队在城南郊区租了一个小院建立靶场,之后,卢云岗和郭晓燕便自己动手建设靶场、训练馆、宿舍等。为了省钱,整个院子的地面都是夫妻俩一块砖一块砖铺好的。
有了正规的靶场,设施更加完善,两人在队员训练时更充满激情,队员们在全省的射击成绩稳步上升。
多年来,夫妻二人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射击训练当中,把靶场当作家,很少顾及到自己的孩子。“孩子从小跟着姥姥长大,我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感觉欠孩子的太多了。”郭晓燕话里有点哽咽,如今孩子已经大学毕业,虽然对他们的工作也理解,但是她心里依然内疚。
如今,郭晓燕担任临汾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而卢云岗依然是射击队的教练。“媳妇是我的领导,一定要听媳妇的话,才能把工作做好。”卢云岗笑着说,他现在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射击队训练上,希望队员们的成绩能更提高一步。射击队的队员们没有让教练们失望,他们每年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赛中屡次争金夺银。
射击队管理最重要的是枪支安全,为了确保枪支不出现问题,加上有限的训练经费,卢云岗干脆自己24小时吃住在射击队大院。除此之外,他还要负责照顾队员的训练、学习和生活。哪个队员 生病了,卢云岗都会带队员看病治疗。
“现在不仅是高级教练,也是‘高级保姆’。”卢云岗笑着说,肩上的责任重大,自己再辛苦也值得,只要队员们能取得好成绩,这就是最大的安慰。
队员们在射击训练时,卢云岗每天都要面对观察镜,因为长时间过度使用右眼,导致他的右眼出现了一些问题。每天坚持一个动作,还让他患有严重的颈椎病。
在山西省第十四届省运会上,卢云岗和郭晓燕带领我市射击队取得3块金牌的好成绩,面对高手如云的兄弟地市能取得如此成绩,在别人看来显然已经不错,但是卢云岗心里却高兴不起来,他对队员有更高的要求,这仅仅是一个阶段的成绩。
“射击就是我俩的事业,这辈子再苦再难也会坚持下去。”卢云岗说,现在他最欣慰的是我市射击射箭中心即将落成,这是我省最高规格的场地。
硬件设施改变了,卢云岗、郭晓燕心中也有了更高的目标,希望队员们能走向国际赛场和奥运会,拿下奥运会的奖牌。
文/图记者 张莹超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