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负责南贾司法所工作以来,他风雨九载,真情九载,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先后调解各类民间纠纷400余起,经他调解的矛盾纠纷没有一起激化或转化为刑事案件,没有一个当事人不是心服口服,他就是襄汾县司法局南贾司法所所长鲁树科。他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个人;他所在的南贾司法所2012年度被司法部授予“第四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矛盾纠纷排查先进单位”,2013年度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平安建设示范单位”。
爱岗敬业 一年365天 天天都是工作日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鲁树科进入司法行政系统,正式成为一名司法行政干警,至今已经28年了。他在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司法调解中心工作了16个年头,从2006年在南贾司法所担任所长至今已有9年。他从最初的只是想抱住一个铁饭碗的想法,到如今深深地爱上这份光荣的事业;从嫌弃司法行政工作位不高、权不重的抱怨,到如今全身心地投入为之奋斗;从曾经有过跳槽的念头,到如今心甘情愿地坚守着这份清贫。在基层工作的这25年的时间里,他恪尽职责强素质,不辱使命写忠诚,任劳任怨,参与处理信访案件100余起,接待群众来访15000余人次,在调解工作中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有力地维护了当地社会的稳定。
2012年10月鲁树科调解一起大张村村民马某上访案件,因土地纠纷马某十几年来一直上访,上级领导作了相关批示,但由于案情复杂、案件涉及人数众多又需资金,马某反映的土地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接到调解任务后,鲁树科对此案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调查,多次做8户村民的调解工作,向他们讲解相关法律规定,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耕种他人的土地是无事实和法律依据的侵权行为,作为土地的主人马某有权要求他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并赔偿损失。2012年12月,经过历时一个多月调解工作,最终8户村民陆续同马某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各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一起上访十多年的土地纠纷案在他辛勤努力、耐心细致的调解下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
情系百姓 一心为民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在当地百姓们心里,这位司法所长是位热心、细心、贴心的好干部。鲁树科对人民群众怀着真诚而深厚的感情,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一方面他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成为局学习记笔记的优秀典型;另一方面他以焦裕禄、马健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克服有时存在的畏难慵懒情绪,时刻牢记公仆情怀,坚持把群众最小的事当作自己最大的事来办,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群众的诉求当作自己最大的事情,进一步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28年来,他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不管哪里有纠纷,不管何时发生纠纷,只要他知道了,无需领导安排,他就投入工作,尽心尽责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以他的真心和宽容,以他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架起了与基层群众心灵相通的“连心桥”,筑起了维护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树立了司法行政干警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在今年4月份开展的“一村一警”活动中,南贾镇东刘村被安排为鲁树科的包村联系点。他及时走访入户,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向村民们散发了土地法、计划生育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人民调解法、法律援助条例等宣传材料。三个月内,为该村困难群众办理了两起法律援助诉讼案件,调解了一起因饼子摊位转让引起的民事纠纷:2014年3月2日,南贾镇西牛村的张某将自己在北京的饼子摊位以26000元的价格(包括家电、生活用品等价值15000余元),转让给南贾镇东刘村的郭某小两口,当时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郭某小两口把转让费付给张某后,就开始经营饼子摊。当郭某小两口经营饼子摊刚一个半月时,由于遇上该地进行道路拓宽改造,导致郭某小两口无法继续经营,给他们造成了10000余元的经济损失。于是郭某小两口回家后找到张某要求他退回部分转让费,张某称退钱没有道理,双方为此发生纠纷,郭某扬言,如张某不退钱就要和他拼命。鲁树科得知此情况后,主动通知双方进行了调解,最后经他耐心细致的做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双方最后达成调解协议:由张某补偿郭某小两口经济损失2000元。双方握手言和,防止了矛盾激化,维护了社会平安和稳定。
不讲报酬 甘于奉献 哪里需要去哪里 2012年按照局领导的安排,到邓庄镇,协助镇领导,参与处理了临吉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纠纷;到古城镇圆满化解了常村戴某一家因设宴席导致全村760余人的食物中毒群体事件。2014年春节刚过,又在局领导安排下到邓庄鄢里,配合镇政府化解县政府重点工程项目晋润物流公司征地补偿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在短短2个月的工作中,鲁树科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其中一起坟茔纠纷最为复杂,涉及当事人22户,争议坟茔13茔,涉案金额39万元,而且该案处理不当极易引起聚众斗殴、民转刑、群体上访事件。受理该案后,鲁树科多次和局领导、邓庄镇镇长分析案情,他不分昼夜吃住在村、风雨无阻,调查走访群众50余户,查阅各种证据材料30余份,做当事人调解工作达20余次,功夫不负有心人,涉及23户的坟茔纠纷终于得到了化解,避免了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受到了县领导的表扬。
28年的司法行政工作,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无法用语言表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既然有幸踏上了这条光辉之路,那么风雨兼程便是他永恒的选择。作为一名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他深深地知道,这个社会还有许多可能酿成大悲剧的小纠纷等待他去化解,还有许多悬在百姓心中的问题需要他去解答,还有许多弱势群体渴望他去帮助,他始终坚定信念为司法行政事业倾注一腔热血。通讯员 张景岚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