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永贤的名字在临汾大地悄然走红。原来,他在任职襄汾县南辛店乡贾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期间,大胆提出了“以孝治村”理念。弘扬国学,传承经典,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化村民,修身立德,凝心聚力,提高了全村村民的素质,村风明显好转。在社会转型期,武永贤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完善社会治理的助推器,创造了社会综合治理的“贾罕模式”。《山西农民报》于2011年5至6月份,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辟出8个版面,发表了23位专家学者和民间人士的文章,共话“以孝治村”,引起公众热议。之后,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对《山西农民报》的这场大讨论也作了报道。武永贤的名字随之飞出娘子关,传向远方。
如今,武永贤又办起了家长学校,这是怎么回事呢?对孩子不能只是“养”与“爱”,而要重视“教”,更要重视“育”。教子有方,父母应当学会育子良方。
儿童教育问题是普天之下所有家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当今世人最头疼的问题。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武永贤回答:“有”。他说:“但要跳出误区,不能只抓儿童教育,而要从源头抓起,这个‘源头’就是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教育。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当今社会,不少父母只知哄着孩子吃、催着孩子学;只知道‘管’,不知道‘教’,更不会‘育’。说白了,很多人不会当爸爸妈妈。只知爱孩子,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须知,好种子多打粮,好孩儿有好爹娘;儿女好习惯,父母好示范。父母懂礼貌,儿女学好样。‘子不教,父之过’,‘苟不教,性乃迁。’从小不教,恶习养成,长大了要把它扭转过来很困难。”
“闺阃乃圣贤所生之地,母教乃天下太平之源。”武永贤说:“这句圣贤之言,是我学习传统文化之后才逐渐理解与领会的。”他经常讲,孟母三迁,才成就了孟子;岳母刺字,才成就了千古民族英雄岳飞。一个孩子只有接受了父母良好的言传身教,才能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与人和睦相处,形成了谦恭有礼、严谨诚信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培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品格。走上社会之后,才知道如何与领导、同事、朋友乃至陌生人和谐相处。
武永贤的这些体会,是他在贾罕坚持把孝道教育放在第一位,坚持用传统文化教化村民的实践中,不断加深的。
在推广“以孝治村”方略过程中,武永贤深谙“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的道理,建设文化村。在文化投资上他从不吝啬,为让全村村民有读的、有听的、有学的,他从县城请来几位对国学有建树的文化人。编写了《贾罕村村民素质教育丛书》,其中有:《村民须知》、《孝敬篇》、《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他还购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图书500册,把这些图书发给村民,每户都有10册。全民读书,贾罕村走在全县最前列。
建立家庭教育中心,创办家长学校,学习国家经典,聆听圣贤教诲,从圣贤那里学习教子育人的智慧。
在贾罕村,用传统文化教化村民,取得良好效果,使武永贤深刻认识到,每个华夏子孙,只要认真遵照中华民族的道德进行修身养性,那他一定是一个道德高尚、情趣高雅的人。
武永贤是个有社会担当责任的有识之士,他决心给青少年补上传统文化、传统教育这一课。补上传统文化这门课,他是从培训家长提高家长传统文化水平抓起的,因为绝大多数家长都不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何以行得通?
为弘扬国学经典,武永贤从贾罕村走进襄汾县城,他于2012年3月起,在襄汾县委党校创办了家长学校,每个星期日办一期,每月四期,主要方式是观看蔡礼旭以及对儒学学说精通的专家教授讲课的光盘,已坚持办了近三年,每期参加学习的有30至50人,有些家长还把孩子带去一同听讲。学习内容主要是《弟子规》。他说:“《弟子规》看起来只要360句,1080个字,但确实是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家道的集大成者,是天下父母教育子女成人的良方。
开办家长学校三年时间,他始终坚持用“两结合”的方法培训家长。
一是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因为他深知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最亲近的老师。要想让孩子孝敬父母,父母先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要想让孩子讲礼貌,父母必须懂礼貌;要想孩子有个好习惯,父母必须养成好习惯;要想孩子有感恩心,父母必须知感恩;要想孩子拥有仁心善心,父母必须做仁善之人。而这一切,《弟子规》里都讲得清清楚楚。譬如,在教育子女应当孝敬父母时,讲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譬如,教孩子饮食要养成好习惯。“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酒饮醉,最为丑。”譬如,教孩子勿做错事,因做错事最伤父母之心。“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而在给家长讲这些圣人教诲时,武永贤是把学习圣人的教诲与训练家长修正自己的行为结合在一起进行的。譬如,学习“楫深圆,拜恭敬。”观看之后,大家一起站起来,先学抱拳,继而学习九十度的鞠躬礼。开始学习时,有人少见多怪,说,这不是日本人的礼节吗?当听了 蔡礼旭老师讲,这原本是中国的礼仪,被日本人学去了,我们这是礼归原主。武永贤补充道,为什么行鞠躬礼仪时,双手要抱得深圆呢?因为‘深圆’是人的心脏的形状,表示要从内心谦卑做人、礼敬众生的优良传统。
二是传统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武永贤对弘扬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有着非常明确的认知。因此,他在用传统文化培训家长时,非常重视二者的结合。譬如,他在组织家长学习《弟子规》中‘泛爱众’一节时,是与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诚信、友善’结合在一起讲的:“凡是人,皆须爱;道人善,即是善;恩欲报,怨欲望,报怨短,报恩长。”他说:“以善为根,养善于心”。就可成为仁善之人,而行善仗义,必有善果,必然会得到众人爱戴。
当今,一些教师经常利用假期,给学生补课或当家教老师,收取费用。而武永贤在襄汾县委党校办家长学校,从不销售任何资料,亦不收取任何费用,还免费提供一顿午餐。有人很不理解,有人问他图啥?他说:“不图啥!如果一定要我回答的话,我要说《弟子规》”总叙已经说明白了。‘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善根的渊源。我图的是栽善根,育善心,留个善名。
通讯员 曹文敏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