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张建平曾是临钢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当看到为之服务15年的企业面临人员分流问题时,他毅然选择了下海经商。
“已经不惑之年的我,以前从未做过生意,这次创业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但我相信为时不晚。不能给企业出难题,更不能让自己的余热白白浪费。”张建平说。
1998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张建平被分配到了临钢,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他从初进厂房的技术员成功蜕变成厂内首屈一指的高级工程师。曾经被评为“山西省十佳青年”的他,在同事口中更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工作狂,不论是写专业论文或是管理设备,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同事雷晓红说:“张建平不仅能够非常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在工作之余还喜欢钻研各种专业书籍,为企业节约能源出谋划策。也正是因为出色的工作成绩,他成为了同级别干部中最年轻的一个。”
张建平出生在大同市的一个小村庄,爸妈都是农民,家里住的是最简陋的茅草屋,各种家畜的粪便随处可见,几亩地是唯一的经济来源。他们坚信:知识定能改变命运。
“不负众望,我在临钢赢得了一席之地,也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临钢可以说是我的第二个家,十五年朝夕相处,感情无以言表。”张建平说,由于钢铁行业存在产能过剩,装备老化,耗能过高,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国家正在逐步整合、重组、关停一部分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在这一浪潮中,临钢也面临着考验。
张建平拥有一身过硬的技术,摆在他面前的有三条路:转移至太钢,从事一些技术性服务类工作;继续在临钢的其他厂矿担任相应职位;走进社会,自谋出路。以前临钢效益好的时候,张建平月薪高达上万元,现在每月依然能领到5000元以上的工资,去太钢或是去其他厂矿工作都是不错的选择。作为一名技术型人才,去哪都有容身之地。但他却放弃唾手可得的高薪,毅然决定下海创业。
同事的不理解,朋友的不支持都没有阻挡张建平创业的热情,在做出下海经商这一决定后,他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考察,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当看到很多大城市的小区内几乎都有早教工作室,专门对0至3周岁的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他看到了商机。“经过走访,我发现市区内的幼儿园是不少,但针对0至3岁孩子的教育却是一片空白。据相关资料显示,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早期教育也是非常关键的,我若是能在各个小区都配备早教工作室,那前景肯定广阔。”张建平如是说。
现如今,张建平的第一家早教工作室已经顺利开张,相信他的创业之路会越走越宽。
记者 弓佩玉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