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意外事故,丈夫瘫痪在床。九年的漫长岁月里,面对着人生困境,她选择勇敢面对,用坚毅与执著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三千余个日日夜夜,她顶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压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用坚韧书写出爱的誓言——她便是安泽县冀氏镇白村普通农家妇女刘云仙。
刘云仙今年41岁,丈夫李勇岱40岁,十多年前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年后便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婚后的小两口辛勤劳动,勤俭持家,生活虽称不上富裕,但也充满了幸福与温馨。
灾难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一场飞来横祸,打碎了这个家庭的平静祥和。2006年初春的一个傍晚,劳作归来的刘云仙和丈夫开着三轮车一道回家,由于坡陡弯急,三轮车发生了侧翻,丈夫当场陷入昏迷,送至医院被确诊为中枢神经损伤,腰椎以下永远失去了知觉——晴天霹雳,这意味着丈夫永远也无法站起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刘云仙欲哭无泪。但痛苦过后,她依然坚强,“再苦再累都不要紧,丈夫和儿子是我最亲的人!”病痛的折磨让丈夫的脾气变得暴躁,亲戚朋友也好心劝她“带着孩子走吧,家里担子太重了,不是一个女人可以挑起。”但刘云仙却毅然决然下定决心:“我不走!他是我丈夫,只要他在,我们便是一个完整的家。”照顾瘫痪病人,免不了烦琐劳累。刘云仙每天要为丈夫擦拭一到两次身子,每次擦好后都会为他换上干净衣服;为了让丈夫睡得安稳,刘云仙每晚起床好几次,帮助他翻翻身;为了减缓肌肉萎缩的程度,刘云仙昼夜不眠的为丈夫捶捏按摩;为了让丈夫对以后的生活怀有信心,家中的事无论大小,她都先会征求丈夫的意见……九年里,刘云仙舍不得给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舍不得吃一回肉,省下的钱全部用来为丈夫买药、给儿子交学费。
家里没了壮劳力,凡事都要靠自己,玉米掰了拉不回来,柴禾拾了扛不到家,刘云仙只能咬紧牙关,一点一点往回运,在地里劳作时,她总是对丈夫放心不下,怕丈夫尿湿床单,担心丈夫喝水时会从床上摔下来,家、田地成了她的两点一线,她每天从家和地里来回往返,一天下来要跑四五个来回……2010年,做完子宫肌瘤手术的刘云仙得知自家地里杂草丛生,实在坐不住了,忍着疼痛下地干活——年幼的儿子拉着耘踟躇而行,孱弱的母亲扶着锄泪流满面……绝望中她也想到了死,可望着丈夫憔悴的面庞,望着孩子明亮的双眸,她悄然打消了这个念头,是啊,丈夫卧病,作为妻子,她怎能忍心弃之不顾?儿子还小,作为母亲,她怎能忍心一走了之?“一定要把丈夫照顾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刘云仙走过艰难,走过坎坷,一路风霜走到今天。
在刘云仙的细心照料下,丈夫李勇岱病情渐渐稳定,心态也有了微妙的变化,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谈到妻子,李勇岱的眼角闪着泪花,他动情地说,“如果没有妻子这么多年悉心照顾,我可能早就不在了”……更让刘云仙欣慰的是,慢慢长大的儿子越来越懂事孝顺,他会将为数不多的零食全部让给爸爸,更会在学习之余为爸爸擦身洗澡,竭尽所能让妈妈身上的担子轻一些、再轻一些……九年的岁月转瞬即逝,艰苦平凡的日子里,刘云仙将浓浓的爱溶进生活的点滴,不惧命运的雨打风吹,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始终坚守着自己家园。她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懂得——人世间有一种坚持,可以让命运为之叹服,有一种情感,可以让人生变得美丽!记者 邱睿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