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宁村才热心竹笛艺术传承

2015-03-12 09:51: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每到星期天、节假日,吉县葛家沟一位退休干部家的院落里,总会响起悠扬的竹笛声。原来是一群喜欢竹笛的孩子们正在进行吹奏演练,悦耳动听的旋律,吸引了过往的许多行人驻足倾听……宁村才今年72岁,从小喜爱音乐,特别是对吹笛子情有独钟,在老师的培养指导下,宁村才刻苦训练,技艺逐渐娴熟,长大后,成为县里的一名文艺骨干,演奏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全县小有名气。

“每次只要吹起笛子,我就感觉整个人马上都能安静、释放出来。”宁村才说,虽然后来到了商业系统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特长,潜心研究演奏艺术。

退休后,经过深思熟虑,于2003年决定在家里当老师教学生吹笛子,发挥专长,传承竹笛艺术。

现如今,宁村才教学生竹笛已有12个春秋,他虚心给每位学生讲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的训练方法,并要求每位学生做到:头要直,胸要挺,双臂打开四十五;笛平身,风门正,双脚呈开八字形。”规范了动作之后,再每天坚持练习指定教材内的曲目,将其学会、背会、吹会,让孩子们懂得音乐,学会识谱,练习音节。

“有付出就有收获。”宁村才笑着说,培养出来的竹笛学生已经有100多名了,考上省内外专业艺术院校的就有十来个,令人欣慰。

在教学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宁村才通常把简单的舞蹈动作和笛子演奏曲目有机结合起来,跳吹结合,穿插进行教学,有《阿里山的姑娘》《洗衣歌》《花儿与少年》等名曲,还有一些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设的革命历史歌曲和军旅歌曲等。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在表演时不紧张,宁村才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种社会活动和演出50余场,其中自编自导的小型节目就有30多个。他还自己举办了两届消夏竹笛演奏会,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提高了艺术水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虽然宁村才身患多种疾病,但为了培养下一代,传承中华传统艺术,他信念不变,精神不倒,意志不衰,让余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梁丽)

     

责任编辑:王伟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