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10年时间,7本剪贴册,3871张报纸照片……在又一个父亲节即将到来之际,襄汾县新城镇阎店村的闫洪青亲手将这一寄托着浓浓父爱的特殊礼物送给在《临汾日报》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儿子闫锐鹏。在他看来,这既是对儿子从业新闻摄影10年的点滴记录和进步的见证,更是对儿子今后工作的鞭策。
从2005年儿子在报纸上刊登的第一幅照片,到现在为止整整十年。老闫将儿子新近发表的作品剪辑粘贴,然后用纸巾轻轻擦拭多余的胶水,翻看着7本厚厚的剪辑册和3871幅作品,老闫回忆起开始剪报的始末。2005年,儿子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报社摄影记者,每天拿着相机记录着平凡精彩的瞬间,而自己也开始收藏印有儿子发表作品的报纸。刚开始报纸都被收集在鞋盒里,随着更多印有儿子名字的作品发表,小小的鞋盒已经无法存放,老闫决定将儿子的作品全部剪下来,然后粘贴成册。
2007年3月,老闫开始了剪报生涯。“用掉了10多瓶胶水,光剪刀就用坏了3把。”老闫介绍,制作剪贴册,要经过报纸分类、剪切、标注和粘贴等步骤,而看报纸就成了每天的功课,他总会将印有儿子名字的报纸和其他报纸区分开来,然后再抽时间剪辑、粘贴。如果有谁翻看这些报纸然后放错,总会招来他的埋怨和指责,就连朝夕相处的老伴也未能幸免。由于还担负着襄汾县水利局的工作,老闫只能在工作之余将其他老人打牌、遛弯的时间挤出来剪报,就连自己最爱的象棋也被束之高阁。
如果听说儿子的作品在《山西日报》乃至《人民日报》发表,老闫不惜找人托关系想方设法弄到那期报纸。
“我并不懂摄影,但是随着剪贴他的作品,开始了解儿子每天的工作,也从中看到了他的成长和进步。”12年前,老闫义无反顾拿出自己一年的薪水给儿子买来第一台相机的情景历历在目,而儿子用10年3800多幅作品给父亲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报社上班的闫锐鹏依然每天通过一张张刊登在报纸上的照片向人们讲述着感人的故事。“有时候总会感到疲惫,想随便按一下快门了事。”小闫坦言,但想想这张照片随后要被父亲剪下来粘贴时,自己仿佛能感受到父亲在背后看着自己,想着父亲剪辑报纸入册的场景,然后静下心来,认真拍摄每一幅照片,回报父亲和每一位读者。
记者 魏华 见习记者 樊子瑞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