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席苏顺:用实干书写农村发展新篇章

2015-07-20 08:38: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只为圆一个“永乐”梦

——记洪洞县赵城镇永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席苏顺

    临汾新闻网讯 提起昔日的洪洞县赵城镇永乐村,可谓是进出村庄无道路、村民致富无门路,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村子,外村的女子都不愿意嫁进来……1989年,席苏顺第一次担任永乐村党支部书记后,投资150余万元建起了一座在当时全省农村首屈一指的花园式学校。

    治穷先治愚,治愚抓教育。于是,席苏顺提出了“九个一”工程,即一个好支书选任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带出一批好教师,一批好教师创建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培养一代好学生,一个好学生影响一个好家长,一个好家长管好一个好家庭,一个好家庭影响一个好村子,一个好村子辐射一个和谐社会。

    自席苏顺上任后,永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面平整干净,一幢幢时髦洋气的小洋楼拔地而起……一霎间,原本穷乡僻壤的村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他踏实干事的作风也赢得了老百姓的交相称赞。

    2000年,由于工作能力出众,成绩突出,席苏顺走上了赵城镇政府机关新的岗位,这一去,就是十多年。

    “如果村里需要,我就回来。”2014年,席苏顺放弃在镇政府的岗位,回到永乐村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认为作为一名村干部,就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2014年12月5日,在永乐村学校的会议室内召开了“首届家长会”。“村校合一,干群团结齐发展。”席苏顺在家长会上重申了二十多年前提出的理念。学校要发展,村里各项事业也要齐头并进,在家长会上,席苏顺有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家长与老师的配合是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现在人常讲要学生、家长、老师三位一体,再把村“两委”加上,全力以赴做好“四位一体”,各自尽到责任。

    这次“家长会”,是一次凝聚民心的“群众动员会”;是一次掏心窝子动真感情的“谈心会”;是一次化解分歧、统一思想的“团结会”。会议结束后,村里紧接着召开村民代表会,大家集思广益,共同为永乐村发展出谋划策——天眼工程、环境整治、整修道路等各项工作陆续展开。

    2015年初,永乐村党支部、村委会向在外工作人员、军人、学生发出了慰问信。同时,特别为高龄老人发放了福利,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一袋面;80岁以上的,除了一袋面,还要加一壶油;90岁以上的发500元钱;100岁的发1000元钱……如何创新乡村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提高,带领百姓致富奔小康,成为席苏顺不断思考的问题。为了服务村里各项事业发展,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他专门召开了班子会议,经大家共同商议,党员干部要从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出发,决定成立永乐村干部服务队。

    “干部服务队”成立后,席苏顺任队长,他要求队员们,白天要坚守战斗在一线,起到“干部,先干一步”的模范带头作用。先是幼儿园改造工程,紧接着是防渗渠及田间道路修复改造工程。为了村子的发展,大家团结一心,不讲条件,不讲价钱,更没有一句怨言。队员们每天早上7点准时上班,没有礼拜天,没有节假日,有时加班到晚上11点。5月底,防渗渠工程全部高质量完工,这一切都离不开干部服务队的辛勤付出。

    自干部服务队成立以来,他们的所作所为受到了村里百姓广泛认可。村里党员、百姓自发到大队请缨,要求领任务,为村里做义务劳动,形成“干部群众一起上,大干快上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为了永乐村的大发展,席苏顺创新管理办法,创新党的基层活动中的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上下工夫,充分发挥了基层党支部“三力”作用。他团结带领干部群众,群策群力,用实干精神书写了新形势下农村发展新篇章。(段小婷 卫亚楠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