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葛丽娟:爱 在“以爱相携”扶残助残QQ群传来

2015-07-23 09:39: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记吉县气象局职工葛丽娟

    临汾新闻网讯 她曾先后做过3次大手术,15岁时因为手术失败只能依靠轮椅代步。命运的多舛没有使她退缩沉沦,她用自己的坚强和乐观从精神上站了起来,她用自己的坚韧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感染带动着更多的人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她就是吉县气象局职工葛丽娟,省“自强模范”、省“优秀共青团员”、市第三届“十大道德楷模”等多项荣誉,并没有停止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脚步。

    在预报预警发布和各项气象服务工作中,葛丽娟不分节假日没有星期天,特别是到了汛期,为了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送,经常是在局里一守一整天。一个夏日的晚上,随着预警信息的发布,几个小时后,一场暴雨如约而至。刚回到家的葛丽娟马上意识到,这么大的雨应该给县领导和公众及时发送雨量等实况信息,让大家更直观准确地了解雨势的发展,为防汛提供参考依据,她冒雨赶回了单位。当时气象局正在改建,葛丽娟住的地方离值班室虽然不到200米,但雨势之大,仅仅几分钟就让修建中的道路成了一条泥沟,轮椅根本无法通行。还是从小看着女儿长大的爸爸最了解她的心,默默地背起了她,小心翼翼地踩着坑坑洼洼、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泞,把她送到了值班室……虽然辛苦、忙碌,但一想到那一条条防灾减灾的预警信息、一条条对农民朋友非常重要的雨情实况,是从她的手指间跳上屏幕,是从她这里传送给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用户、传到了家乡的村村落落,避免了灾情发生,减少了经济损失,她就感到一种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对葛丽娟来说,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就是一种支撑,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就是生命的意义!她多次因准确及时预报获得重要天气预报奖。她经常说:“每当做准一次预报,提前的预警避免了可能形成的灾害,或者在单位接到了公众的感谢电话后,我的精神就振奋了起来,人生就充满了激励。”在宣传工作中,葛丽娟不仅以局为家,更是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写稿上。几乎每天都是单位里值守到最晚的人。回家的路上,陪伴她最多的是那轮弯了又圆、圆了又弯的月儿。工作以来,她在人民网、《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气象报》《山西日报》《气象知识》等各级媒体和杂志上发表的宣传稿件、诗歌、散文有700余篇,《情不自禁是乡情》《风起时,想你》《感念党恩一生追随》等多篇征文获一、二等奖;连续5年被中国气象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多次被县委宣传部评为对外宣传“先进个人”。2012年、2015年两次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葛丽娟热心公益事业,先后组织参与了慰问孤寡老人、看望聋哑及自闭症儿童、义务植树、“爱心礼盒”捐赠、爱心捐款、“六一”慰问山区小学等多项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为了让外界的爱心人士关注吉县的贫困大学生,细雨蒙蒙中,她转着轮椅带着他们一家一家去了解情况;为了给大火烧伤的贫困老人徐宝娥筹集善款,她通宵赶写稿件,发往各大媒体和公益组织;为了让广大青少年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学会以感恩之心对待他人、回馈社会,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义务在全县各中小学及周边县市开展了几十场励志报告会。

    在一次帮扶活动中,葛丽娟认识了身患脑瘫的孤儿郭华丽,郭华丽有个愿望就是自己也能像别人一样识字看书。葛丽娟与她结成帮扶对子,鼓励她从最简单的字词开始学起,为她购买了识字书籍和电子书等物品,并在网上学习相关的康复知识,时时鼓励、指导郭华丽多做脑瘫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一次上网阅读新闻时,葛丽娟看到深圳的小姑娘冯泽霞也是和自己一样,因为脊髓肿瘤,没钱做手术,只能靠着或躺在床上向社会求救,她立即把自己攒了半年的稿费寄给了她。四川芦山发生强烈地震时,看着灾区的受灾情况和灾区人民失去亲人、家园的悲痛,她请求父亲推着轮椅带她把积攒的1000元稿费,通过吉县民政局捐给了芦山地震灾区。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葛丽娟成立了“以爱相携”扶残助残QQ群,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习到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为残疾人免费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帮助他们勇敢克服逆境!葛丽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和无私奉献,感染带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爱心志愿者的行列。  记者 杨琦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