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军:传递爱心正能量
临汾新闻网讯 “现代雷锋、爱心永存”。日前,隰县城南乡和宿村刘电明的家人为感谢热心人贺晓军,特地制作了牌匾送到了城南乡政府。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呢?事情还得从去年说起。
2014年12月,贺晓军因感冒去一家诊所输液,闲聊时得知旁边床位上输液的刘电明父女,他们俩人都身患疾病、家庭十分贫困。父亲刘电明40多岁,身患脑瘤,年仅7岁的女儿患上脑梗,半个身子行动不方便。
这一幕情景让心地善良的贺晓军心生恻隐。据诊所的医生介绍,由于刘电明家庭条件不好,他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脑神经受肿瘤的压迫听觉系统有所损害,平时与人交流都有障碍。得知这一情况,贺晓军更加坚定了帮助他们的信念。输完液后,贺晓军首先想到为父女俩结医药费,结账时才知道他们已经在这里输液一个多月了,欠下的医药费达几千元。贺晓军把身上的几百元全部压在诊所,留下电话号码后便急急忙忙回家取钱。
一进家门,贺晓军就向妻子介绍了刘电明一家的情况,并向妻子表示想要帮一帮这家人,但是怎样才能让他们摆脱困境呢?贺晓军的妻子在县广播电视台上班,想到了可以利用媒体进行呼吁,号召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
次日,贺晓军就和妻子来到了县广播电视台,台里的同事们听说情况后也给出找关工委的建议。贺晓军觉得是个好办法,联系了关工委的相关领导,几个人连夜前往南乡和宿村。走进刘电明的家,眼前是一孔破破烂烂的土窑洞,一进家门就是一股浓重的中药味道,黑乎乎的窑洞里,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只有炕上堆着几副破烂的被褥。看着拖着病体的父女二人眼神绝望、表情无奈,大家不由得落下了眼泪。
这家人太需要帮助了。第二天,正好赶上黄河电视台来隰县采访,贺晓军得知这一消息后,联系了电视台的记者前往刘电明家。节目播出后,各方爱心人士纷纷捐款,山大二院也同意为刘电明女儿免费治疗。
天有不测风云,今年7月,刘电明脑瘤恶化经抢救无效去世。与刘电明仅仅见过几面的贺晓军和妻子,跑前跑后帮忙料理刘电明的后事,刘电明的亲戚、好友都不明白为什么一个陌生人会有这般的热心,他们发自心底的感激好心人。
从这以后,贺晓军和妻子经常去看望刘电明的家人,两家也建立了非常好的感情。刘电明的岳父和妻子为感谢贺晓军的帮助,特制“现代雷锋,爱心永存”的牌匾送到了城南乡政府。
贺晓军是城南乡李城村人,曾在外打工12年后回到家乡,于2014年12月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村民没有自来水吃的问题,他自掏腰包7万元,大冬天他带领村干部打井修井,让村民在过春节时吃上了自来水。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他扑下身子为李城村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真正的做到了求真务实、干事创新。“在外打拼久了刚回来不适应这里的生活节奏,觉得心里想的和实际工作不一样,但是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把自己的一点爱心和力量传递出去,汇集成更大的正能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贺晓军坦言说到。(郑梦荣)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