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上过几年学,只知道挣钱养家,一刻也不肯闲着,尽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和义务;他是一个敢于与病魔做斗争、拥有坚强毅力的实心汉子;他是一个因病返贫、靠勤劳双手打制传统月饼、托起六口之家的顶梁柱;他就是乡宁县大石头村远近闻名的“月饼哥”——文靳东。
图为文靳东在街头现场烤制月饼
抗病魔 毅力坚
由于父亲早年多病,文靳东很早就肩负起家庭的重担。父亲去世后,带着母亲一起生活,他靠做月饼、打零工、跑运输,来挣钱养家糊口,供养一儿两女上学,尽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2009年道路改造,住在大石头村路边的他不得不重建房屋,对于在农村生活的他来说花光所有积蓄,还欠有外债。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腊月的一天,文靳东突然感觉身体不适。来到县医院经过检查,他疼痛难忍,终究是检查不出结果来,医生建议他到省医院做更进一步的检查。当时他病情十分严重,一路迢迢来到省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拍片检查之后,报告单上显示的是“主动脉血管瘤”。医生要求他马上做手术,此刻,文靳东和家人的心都揪了起来。采访中,文靳东告诉记者,他说当医生要求立刻进行手术时,他心里很疑惑,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在身边的妻子听到这个恶果,已经哭成了泪人,天就像要塌下来了。高额的手术费,让在病床上昏迷的文靳东慢慢苏醒,他两天三夜没有合眼,一直在为钱犯愁。到省城看病借了4万元,贷款3万元,这些钱都该要用完了,剩余的部分怎么办……说起5年前的那段经历,文靳东至今还历历在目。看到此景,在太原的表婶主动拿出3万元来帮他暂时渡过难关,才使他提着的心放松了许多。说到这些,在一旁的妻子低着头,双手不时地拽着围裙角上下蹭着,眼圈发红,眼睛湿润,提起那段往事,她显得格外低沉……这些经历无疑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文靳东说,当时他看着满脸忧愁的妻子,想到完全不知情的孩子们,心里暗下决心:我要咬紧牙关,鼓起勇气站起来,我的母亲、我的孩子们和我的妻子都很需要我呀……那个冬天是如此的寒冷,夫妻两个人瞒着这一切,直到腊月廿六才回到家。
虽然手术很成功,但由于身体上的疼痛仍然在折磨着他,导致他不能再干体力活,也不能外出打工,未来的生活该如何继续……沉思之中,正值八月十五前夕,看着桌子上盘子里半块空心月饼,文靳东想起之前朋友们打电话说想再捎点空心月饼送亲人,便想乡宁县在每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前夕,有上百家做空心月饼的经销商会聚集在连心桥头现场烤制、经销月饼。想到此情此景,他觉得这是一个挣钱的门路,既然不用出门干活卖苦力,又可以在家养病,于是身体没有康复的他,忍着疼痛和妻子买来佐料,一边自己悉心研究,一边虚心请教有经验的邻里如何烤制这种特色月饼。从此,他重整旗鼓,开始研制打月饼赚钱,月饼生意唤醒了他,也萌生了新的希望…… 空心饼 实心汉
采访中,说起当初开始做空心月饼的经历,文靳东脸上洋溢着一种自豪和一丝心酸。他说:“刚开始烤的月饼,不是烤焦了,就是裂口了。经过反复思考和试验,找出了失败的原因。原来这与面的软硬、油的比例、水的多少、火的大小和月饼皮的薄厚比例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在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他和妻子终于做出了满意的月饼。妻子靳翠平说:要用好的色拉油,别人家配10斤面搭2斤8两油,而我家是10斤面3斤2两油。馅也是选择上好的核桃仁、芝麻、蜂蜜等食材,比例适合,才能做出香甜酥脆的月饼来。” 看着文靳东家门口摆放着烤制月饼的火炉,与一般铁炉无差异。文靳东却神秘得笑了,亲自比划着他的“神器铁炉”的不同:“做月饼,不光是面和油的比例,烤制的火炉也很重要。这个铁炉是我自己研究,让铁匠师傅专门打制的,火炉的中心比一般火炉高一寸,这样可以让火苗集中起来,节约烤制时间。如此算来,烤制的时间和做完第二轮月饼的时间恰到好处,不浪费炭火而且烤出的月饼颜色均匀,打制的月饼还比别人家的多。”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在于持之以恒的勤奋和汗水的浇灌;在于它背后无数日夜的辛勤劳作和不变的诚信。“打月饼,真的很累。最忙的那个月,我从早上3点半忙到晚上8点才能休息。有时候,站得久了,都能睡着,有时候,人太多,账都算不清楚。”他黝黑的脸上露出苦笑。
当记者问他,最忙的时候是不是找人代劳时,他却说:“我觉 得还是亲力亲为的好,我对做月饼要求比较严格,不能光图省事,而砸了自己的牌子啊!这些年,亲戚朋友们帮我推销了许多月饼,无论是十个八个,还是三盒五盒,甚至是上百盒,都是在真诚地帮扶我。我用诚信来回报大家,不让他们失望!”文靳东看着一个个金黄的月饼,神情坚定地说。众人的力量像一双双大手,扶着文靳东慢慢站起来。提到过去的经历,他没有过多提及自己所受的苦,话语里能感受到他满满的感恩和感怀……
扩思路 转观念
空心月饼的热销周期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到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四十五天。再次走进乡宁县城,来到连心桥大街,此时已进入阴历七月十几了,来到文靳东的摊位可以看到拉好的条幅和他们忙碌的身影……文靳东的妻子娴熟地包着月饼,告诉记者:“出摊十多天了,生意还不错。在后期最忙的二十天里,我们会找亲戚或朋友来帮忙,一天80元的工钱,既解决了出摊忙的问题,从而为他们增加一些收入。”
看到来来往往买月饼的人会驻足在他的摊位前,记者问他缘由,他笑着说:“别家卖月饼,最不喜欢跟我邻居了。我卖两块钱一个,别人卖一块五毛钱一个,但顾客还是回过头来买我的月饼。因为吃过的人都知道,我家的月饼香脆可口,味道好!”
谈到对未来的发展,文靳东指着贴有二维码的包装盒说:“之前由于用统一的包装盒,没有电话和地址,想再买,联系不到我,所以我开通了微店,为了节省开支,制作了二维码标志贴纸。只要大家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我的微店页面,其中,有配料和制作过程,还可以直接订购月饼。”
我们在他的摊位上恰巧碰到来买月饼的高女士,她下车一下就搬了10箱。于是记者追上前去询问,高女士告诉记者说,“我每年都买文靳东家的空心月饼,他做的月饼百吃不厌,快过中秋佳节了,给美国的朋友寄几箱,以表节日的思念和问候。”不一会儿,一个小伙子骑着摩托车,专程也来购买他做的月饼,记者快步走到跟前追问:“为什么不买别家的月饼呢?”他笑着说:“他家的月饼口感好,认准了这家的味道!”
说到在月饼花样和口味上的创新,他说:“我会坚持做传统空心月饼,不失手艺,将这种传统手工月饼制作技艺传扬下去。”文靳东拿着一个月饼,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饼的成本是一元钱,卖两块钱一个,一天能卖3到5袋面,45天下来,抛过雇用的工钱,能挣6万到7万元。打月饼5年下来,这一项不仅解决了生活开支,还让我还清了所有的债务,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文靳东用小小的空心月饼,装满了实实在在的诚心诚意。大石头村的大爷大妈在中秋佳节都能吃上他做的月饼,都说他是个孝顺踏实、勤劳勇敢、不忘恩德的孩子。
他的勤奋、他的质朴以及他的诚信饱含着汗水和辛劳,用感恩之心回报着每一个帮助过他的人。大家对他的信任在不时地激励着他,他那种绝境逢生并靠双手去拼搏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说起文靳东的故事,大家都赞不绝口,伸出大拇指,为他点赞!
记者 刘静 王婧 文/图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