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一根笔,一碗水,外加一个凳子;以水为墨,每天坚持在广场的地上写大字——她就是58岁的贾翠。
她的字体刚劲有力、俊逸洒脱,吸引了过往的居民驻足观看,并引来啧啧称赞声,同时成为鼓楼广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贾翠告诉记者:其实,我并没有什么文化,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差,书也读得少。长大后,在河西针织厂工作,因从小就喜欢练字,所以工作之余就拿起钢笔练起字来。
自2001年下岗后,我的时间就更充裕了,就想找一位老师指导,系统学习书法。
“刚开始,我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自己一直反复琢磨、练习,说起来也算是缘分,偶然在平阳北街看到李涛老师在水写布上写字,立刻被他的书法所折服,于是相互留了电话希望其能教我写毛笔字。”贾翠说,起初,李老师不愿意收她为徒,觉得她这么大年纪了,肯定是说着玩儿,没有当真。在她的多次拜访下,李涛终于同意收这个老徒弟。
“往地上放盆水,转着圈地练习写毛笔字,李老师布置作业可是特别严格,刚开始教我练习的是草书,现在,我已经能写各种字体了。”贾翠说,用水写毛笔字环保又节约,并且能练就一手好字,只要潜心研究、不断练习才会进步。
贾翠的老师李涛告诉记者:她一个近60岁的老太太,每天和一群小娃娃在一起练字,感觉挺丢人的,也有过放弃的想法。但是,后来还是我给劝回来的。现在,贾翠的毛笔字写得越来越好,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丁莹)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