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他出生在临汾,却机缘巧合来到侯马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成为新田路交通中心岗的一名执勤民警。23年,他爱岗敬业,坚持每天提前一个半小时上岗,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只请过11天事假;23年,他真诚服务,帮扶群众好人好事无以数计,护送一批又一批孩子上学;23年,他清正廉洁,文明执法,拒绝各类违法行为驾驶人的钱物,用一身正气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本色;23年,他遵守纪律,洁身自好,孩子结婚、老人殡葬没有通知过一个同事参加;23年,他把青春奉献给了中心岗,成为沉淀在侯马记忆中的好交警,先后荣获全省“十佳标兵”、全省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各项荣誉60余次,2011年被评为侯马市首届“十大道德模范”,2012年被授予全省优秀党员称号,2015年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他,就是侯马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周宝贵。
流动“护学岗”
秋寒、叶落,晨起的风挟裹瑟瑟的寒意,唤醒了整座城市,位于侯马市新田路与紫金山街交叉路口的地段,尤为嚣喧。附近有两所学校,每天早上七点,就敞开大门,迎接师生入校。此时,如果站在高处俯瞰,你会看到随师生一起来的,有各种各样的轿车、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像潮水一样涌来,却被他规整得有条不紊。于是,你会注意到那个瘦弱的身影,像一道标识,将人流、车流引导到合适的位置,不致堵塞。
这个人,就是周宝贵。同定点出现的人流、车流一样,他也是这个时间节点不变的风景。
这风景,从1992年开始。那时,29岁的周宝贵刚被招聘到侯马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当了一名临时工,负责全市客流量最大的新田路中心岗。没过多久,他就发现,新田路是这个城市的主要路段,来往车辆多,交通压力大。加之中心岗北有一个小学、一个中学,每天上、下学四个点会出现四次人流、车流高峰,每所学校师生都有千余人,加上家长算在内,一放学就几千人,处理不好交通就会瞬间拥堵。
为了应对这四个高峰,周宝贵主动担负起“流动护学岗”的职责,采取了一疏、二导、三禁止工作法:一是通过学校,分流学生上学、下学压力;二是通过交通管制,分流本时间段交通压力;三是通过现场指挥,实现人车分流。他联系企业做了12个“警示坠”、引导牌,每天早上6:30就在学校两端30米内设置警示标识,上午10:00左右开始对学校一侧车辆进行“清场”,11:30对该段街道实行交通管制。紫金山小学原本为了降低学生在校内的安全风险,规定每天早上7:30开校门允许学生进校,周宝贵观察发现很不科学,“千余个孩子在半个小时内一起入校,极易发生拥挤、甚至踩踏问题。”他找到学校领导协商,学校同意提前到7:00开校门,为学生争取了提前半个小时入校时间,“一个小时就有效缓解了学生进门难问题。”
如今,不少年轻的父母会记起,这个瘦弱的、长着黝黑皮肤的交警也曾拉起自己的手,把自己送过马路……
执著“工作狂”
立正、转体、举臂……周宝贵站在烈日下、秋风凛冽里、刺骨冰雪中,像一座铜像,一丝不苟。熟知他的人都知道,23年来,他每天上班总要把警服穿得端端正正,警姿站得规规矩矩。
他是那么热爱这份工作,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甚至爱屋及乌,对岗台也有特殊的感情。岗台四周的隔离墩经常被来往车辆撞歪,他就专门准备了一把钢钎,随时扶正。岗亭的漆掉了,他就自己备一桶油漆,随时去刷。
23年,他只请过三次事假合计11天:因房屋漏雨,修缮房屋请假3天;前两年儿子结婚请假1天,早上到家,午饭后即回到岗位;83岁的母亲去世,他请假7天回家安葬老人,这也是他最长的一次事假。
前两年儿子结婚,周宝贵独自回家,当天去当天回,没有通知一个同事。“所有的事项都是爱人在家张罗,家里知道我工作忙,从来不指望我。”在儿子结婚的当天,周宝贵早上6点往家赶,上午儿子结婚典礼完毕,下午2点搭上车返回了侯马。
就在今年,他母亲去世,当天早上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他立即到大队请假,请假事由是“临汾办事”。事毕,他又早早归队,站在了岗台上。
23年,周宝贵从来都是第一个到岗,从打扫岗亭开始全天的工 作。夏天顶着40多度高温工作;冬天,他在风雪中维持交通秩序。无怪乎,1997年,侯马市委组织部会特批他入党,评价他为:“这样的标兵,是党的火种”。
亲民“周班长”
“15日,人行横道线附近,一女学生癫痫发作,送人民医院急救。”“20日,上午8时30分,翼城县司机送铁到岗东口,车坏,天又下着小雨,借10元钱给其买饭。”“24日下午,一精神病人昏倒在北口人行道侧,救治。”……这些节选自周宝贵日记中的话语,虽简短却感人,多不胜数。
2008年一天,一位内蒙古青年去西安办事,中途失窃,到侯马已身无分文,黄昏时在中心岗四处徘徊。周宝贵看到后,上前询问,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他住到附近的建材招待所,为他付了住宿费和饭费。第二天,又资助他300元,并送青年到火车站。青年热泪满腮,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一再说“侯马民警真好,我一辈子都记着你”。这件事在周宝贵心中打下了深深烙印,也更加坚定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他说:“群众有困难,作为警察你就应该帮一把,这就是本分”。
2011年1月份,一位30多岁的女同志,骑着自行车带着两个进货的大包袱,路过中心岗,其中一个包袱突然掉到路上,货物四散,周宝贵看到后立即上前,帮其整理,又跑到附近商店找来包装绳为其捆扎,一切妥当后,护送妇女通过中心岗。这一情景被四个路口的群众亲眼目睹,当场响起一片掌声。
23年里,这样的好事、实事,周宝贵做了不下几百件。他还数次将上级奖励他的钱捐赠给“希望工程”和光荣院。2012年“七一”,周宝贵被授予全省优秀党员称号,接受山西省委的隆重表彰。表彰会的推荐词这样写道:二十年如一日,周宝贵成为沉淀在侯马记忆中的好交警。
温情“交通岗”
23年来,他从来没有因执法与交通违法行为人发生过一次口角。相反,他总是将严格、公正的法律尊严用亲情和温情包裹起来,面对群众。
2012年7月,交警大队开展涉牌涉证专项整治行动,一天下午16时许,新绛县的弟兄俩人骑着一辆摩托车,快速通过中心岗,差点与一辆面包车相撞。周宝贵立即上前执法。通过询问,弟兄二人均无驾驶证,所骑摩托车也无号牌,属于“两无”摩托车。照常理,摩托车应当场查扣,并处罚单。但特殊的是,弟兄二人一再说其父因患癌症正在医院抢救。得知这一情况,周宝贵并未开罚单,而是用“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弟兄二人着想。只是说了句,“骑车慢点”,就放行了。第二天上午,弟兄二人专门来到中心岗向周宝贵表示感谢。
2013年9月7日下午15时许,侯马路西许某驾驶摩托车晃晃悠悠来到中心岗,差点与一辆小轿车相撞,周宝贵上前执法,立即闻到许某身上有一股酒味,随即请他下车。这才看到许某腿有残疾,一跛一跛的。周宝贵将他扶到路边树下,让他休息。告诫他,“你腿有残疾还喝了酒,开摩托车出了事怎么办?”许某趁着酒劲来来回回找周宝贵要车,又掏出一包烟,口口声声说“我没事,你放我一马”,但周宝贵就是不让他走。一再说,等他酒劲过了再说。一直到下班前,周宝贵才派了一名协勤警将许某送回家。
黑脸“铁包公”
不少人都知道,“重教轻罚”是周宝贵的一大特色。但他更大的特色是,不以权谋私,用廉洁执法,用一身正气体现共产党员的真正本色。他从未收过黑钱,认为“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兜里装进一分黑钱,当警察就变了味。
2008年6月的一天,一辆超载的大货车在绿灯未亮前就开车行驶,险些撞到正在通行的车辆,周宝贵看见立即上前敬礼,让其车靠边并出示证件,司机慌忙掏出200元钱,说:“我没有驾驶证,这个你收下,行行好,我还要赶路哩。”周宝贵严肃地说:“请你把钱收回去。钱买不到安全,为了你的安全和他人的幸福,请你跟我走。”硬是将大货车带到中队部,进行了教育和必要的处罚。
2010年12月份,一辆外地面包车在交通岗闯红灯行驶,被其他协勤警拦截后送到周宝贵面前。因为天气特别寒冷,周宝贵将驾驶人请到岗厅,驾驶人一看要开处罚单,立即从兜里掏出100元递到周宝贵手上,并说因为家里有急事才闯的红灯,请他高抬贵手。周宝贵严肃地说道:“再有急事也要遵守交通法规,如果出了交通事故就不是一件急事了。”说的驾驶人心服口服,收回了钱,接受了处罚。
23年来,周宝贵拒收各类违法行为驾驶人钱财不计其数,以清白之身、廉洁之手塑造了共产党员、公安交警的良好形象。
如今,像过去23年一样,在中心岗楼,晨起,黄昏,总能看到周宝贵的身影。他被这座城市记忆、被一又一代侯马人记忆,也被这个时代记忆。(郭清海)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