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地标交警”周宝贵24年坚守感动一座城

2016-05-10 09:49: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三尺岗台 站成永恒

——追记侯马市公安交警周宝贵

  临汾新闻网讯 4月底,正午的阳光明亮而温暖,侯马市新田路与紫金山街十字路口,车水马龙、繁华热闹;5月初,雨后清晨的空气有些冰凉,108国道附近的尧都区殡仪馆内,树木苍翠、肃穆宁静。

  前者是周宝贵生前的工作地点,后者则是他如今的安身之处。

  对于周宝贵来说,时间在2016年4月16日这天凝固。他再也不能感受到人世间的风风雨雨、春夏秋冬,再也不能踏上与他朝夕相伴24年的新田路中心岗台,再也不能和此前一样用责任和爱心为学生们筑起安全屏障……但他留给人们的温暖与感动,成为这座城市永恒的记忆。

  一腔热血,铸就不朽警魂

  1992年,出生于尧都区近郊一个普通农家的周宝贵,进入侯马市公安交警大队从事一线交通管理工作,彼时29岁;2016年,被诊断为肺癌晚期的他经抢救医治无效逝世,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新田路交通中心岗,享年53岁。

  周宝贵虽离去了,但他的光辉事迹与敬业精神却从未离开。

  “有周宝贵在,中心岗就是放心岗。”侯马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一中队负责人赵田民告诉记者,中心岗十字路口作为侯马市的重要交通枢纽,来往车辆多,交通压力大。加上在其附近有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每到上、下学时间更会出现4次交通高峰,不夸张地说,如果处理不好,交通便瞬间拥堵。为此,周宝贵主动担负起“流动护学岗”职责,指挥过往车辆有序通过和接送学生车辆的规范停靠,护送学生安全进校、离校,确保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紫金山街小学校长陈晶这样描述周宝贵:“我每天早上7:30到校,就看见他已经在学校门口维护交通秩序了。多少年,我没有早过他一次。”事实上,周宝贵每天早上6:30就已经开始忙碌了。而这一到岗时间,竟是他自己“争取”来的。

  紫金山街小学原先规定每天早上开校门的时间为7:30,但周宝贵长时间观察后认为很不科学,理由是“上千名孩子在半个小时内一起入校,极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经过他和陈晶协商,开校门的时间提前到7:00。在他看来,提前半个小时入校能有效缓解学生进门难问题。这也意味着他的到岗时间要相应提前。

  因为要守护孩子们放学,每晚19:00后周宝贵才能完成护学任务,但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从警24年,周宝贵仅请过3次事假,共计11天:因家里房屋漏雨需要修缮,请假3天;因儿子结婚,请假1天;因83岁的母亲去世,请假7天。

  周宝贵几乎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献给了中心岗。而他在上班时间离岗共有两次:一次是在1994年,正在紫金山街小学门口执勤的周宝贵,不幸被一辆逆行轿车撞伤,左大腿膝盖处被撕脱长25公分、宽23公分的皮 肉,在医院躺了两个月后,伤口还没完全愈合就又上岗;另一次则是今年3月6日,他因身体实在支撑不住但又不想给组织添麻烦,才隐瞒病情向中队请假,后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住进了临汾市第一人民医院。

  无怪乎1997年,侯马市委组织部特批周宝贵入党时这样评价:“这样的标兵,是党的火种”。

  一份忠诚,书写使命担当

  24个春夏秋冬,周宝贵始终坚守在新田路中心岗、忙碌在交通管理第一线。

  “纠正违章先敬礼,指出违章再说理,最后敬个告别礼。”这是周宝贵生前常说的话,他也的确这样做了。

  2008年6月的一天,一辆超载大货车在绿灯未亮前就开车行驶,险些撞到正在通行的车辆,正在中心岗执勤的周宝贵立即上前敬礼,示意大货车驾驶员将车辆靠边并出示证件。

  驾驶员见状慌忙掏出200元钱递到他面前,希望能“照顾照顾”。周宝贵当即严词回绝,并将大货车及驾驶员带到了中队,对其进行了教育和相应处罚。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2010年12月。一辆挂着外地牌照的面包车在中心岗闯红灯,被其他协勤警拦截后,将驾驶员带到周宝贵面前。驾驶员看他要开处罚单,便掏出100元钱递到他手上,并称“因为有急事才闯的红灯”。周宝贵的一句“再有急事也要遵守交通法规,如果出了交通事故就不是一件急事了!”说得驾驶员心服口服,收回了钱并接受了处罚。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与周宝贵一起执勤的同事告诉记者,他时常告诫我们:“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兜里装进一分黑钱,当警察就变了味儿。”

  事实上,周宝贵并非不近人情,他在工作中采用更多的是“重教轻罚”的方式,既严格执法又法外有情,以有情执法暖民心。

  “周班长不仅对孩子和蔼可亲,对来接孩子的家长更是平易近人,对于乱停乱放的车子,他从不严厉指责,而是主动上前谆谆劝导。”4月28日中午,在紫金山街小学门口接孩子回家的徐女士说,周班长执勤时,从不谝闲话、看手机,每次上下学期间,都能看到他辗转忙碌的身影,时间长了,来接孩子的家长被他的言行所感动,都自觉把车停放整齐有序。

  24年来,周宝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忠 诚、为民、公正、廉洁”的高尚情怀,践行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媒体喻为“侯马记忆”,也赢得了侯马人民的极好口碑。

  采访中,紫金山街小学办公室主任郭丽声音哽咽:“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从周班长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他的所作所为诠释了对党的忠诚,体现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一种奉献,诠释为民情怀

  自4月16日开始,在得知周宝贵去世的噩耗后,无数群众为他流下眼泪,无数群众手捧鲜花去装扮他曾经工作的岗台,甚至写出无数篇悼念文章,借以抒发对周班长的怀念……短短几天时间里,微信朋友圈在以刷屏的方式为他送行,微友们仍像他执勤的时候一样,亲切地喊他:“周班长!”

  周宝贵曾表示,只要工作需要,他会坚持一线站岗直到退休。如今,这个承诺永远也无法兑现了,但这并不影响社会各界给予他的高度评价:“再也见不到周班长了,那么好的人走了。”“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就在这个岗位上,周班长生前护送过我们家两代人,20多年来几乎从未间断过。可惜的是,我们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了。”“现在社会上就需要周班长这样的人,工作敬业,为人实在……”

  24年间,周宝贵搀扶过无数的老人、盲人、学生,包括拾荒者走过车流的路口;资助过多名无助的外地 人回到家乡;多次将上级奖励给他的钱捐赠给“希望工程”和光荣院……曾有记者采访时问他:“帮助别人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笑着答:“我没多想过什么,就是觉得不能让‘有困难找警察’这句话落空。”

  “爸爸常教育我们,‘要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也是他这一辈子坚持的原则。”周宝贵的儿子周曙光告诉记者,“我以前会埋怨父亲,怨他给我们的父爱太少。但在父亲去世的那几天,看到有那么多人为他送行,我理解他舍小家为大家的行为了。”

  周宝贵的岗位是平凡的,但他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谱写了一曲人民警察爱人民的大爱之歌。24年来,他获得的荣誉至少80余项:全省“十佳标兵”、省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评为临汾市首届“十大道德模范”;2015年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4月20日,周宝贵的追悼会在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告别厅举行,侯马市上百名警察和各界群众含泪前来送别这位好警察;同一时刻,在他生前所在的新田路中心岗,“周宝贵同志告别会”在此举行,周围挂满了挽联和群众敬献的花圈、鲜花。临汾、侯马两座城市,一同为这位多年来默默付出的英雄送行。

  侯马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祁军社这样评价周宝贵:“他站着是铮铮男儿,倒下是巍巍丰碑!他将这三尺岗台站成了永恒!”

  记者 陈明 卞志强 董枭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