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残疾人,他们不向命运低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收获了喜悦和幸福,用实际行动演绎了精彩人生。说起乒乓球怎么打?也许在你脑中会立刻浮现出邓亚萍、刘国梁等名将的身影,但在临汾志强国球俱乐部,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乒乓球运动爱好者,他右手天生畸形残疾,只能依靠左手来做所有的事情,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刻苦努力,成为一名乒乓健将,他就是今年23岁的王超。
王超于1992年出生于曲沃县北董乡窑院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两个姐姐对他爱护有加。刚出生就右手畸形,左手是六指,7岁那年通过手术去掉了左手多余的那根指头,但右手的畸形却无法治愈,父母教导他身残志要坚,长大后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小时候,王超看到同学们蹦蹦跳跳地打乒乓球非常羡慕,初中时,在同学的帮助下,他努力克服身体不便,用左手握球拍开始学习打球。王超回忆,他从最初连球都接不住,到逐渐能跟人打上几个回合,他的打球水平不断提高。
2008年,王超的乒乓球技术已经大有提高,当年曲沃县要组队参加临汾市乒乓球比赛,王超被推选参加比赛并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参赛时 王超被一名乒乓球教练看中,点名要带他进行专业的训练,但王超考虑到还要上学便忍痛放弃进入专业队训练的机会。
高中毕业后,在继续上学还是选择就业的十字路口,王超犹豫不决,自己家里条件一般,就是上了大学将来也要面对就业,考虑后决定尽早就业为家里减轻些负担。”当时,临汾市残联为增加残疾人就业,建立了乒乓球训练基地,在教练程志强建议和指导下,王超成为临汾志强国球俱乐部的陪练,开始了自己的乒乓球生涯。
进基地后,王超便开始了刻苦地训练,教练为他制定严格的训练计划。训练结束后,教练就像朋友一样和他聊天,让他感到特别温暖,觉得在这里也有亲人,对训练又增添了一份信心。
“记得在三年前的一场比赛中,我输给了一位乒乓球业余选手,当时就觉得自己身体残疾干什么都不如人,一度想要放弃,但教练让我看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那本书,我从书中获得了自信,心想不能就这样放弃人生,要自立自强。”王超说,从那以后他开始总结自己的不足,每天刻苦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战术及心理素质,因为打乒乓球不光靠技术,更是智慧与体力的结合。
苦尽甘来,王超对乒乓球充满执著和热爱,付出了汗水和辛苦,同时他自己也收获了多项荣誉。他参加过两次全国残疾人锦标赛,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在2014年山西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中,在所在组别中获得铜牌,并在团体赛中获得了银牌。
王超说:很感谢教练鼓励帮助我,父母、家人、朋友支持我,也感谢队友们对我的帮助和关心,我一定会继续努力提高自身技能,希望能在下一次残奥会上获得一枚金牌。”
“说实在的,乒乓球给了我很多很多,让我拥有了一颗顽强不屈的心,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所以,现在能为乒乓球事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的骄傲,累点儿值得,我坚信自己在体育这条路上会走得更远。”虽然身体残疾,但是王超不言放弃,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坚定自己的人生志向,争取更大的进步与成功,用自强去谱写那绚丽的生命之曲,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
记者 张莹超 梁丽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