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在一线
徐天明:教授书记开启穷村致富门
徐天明是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下派到吉县车城乡柏坡底村的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带着渊博的学识和先进的果树栽培管理技术,为村里定产业、传技术、引项目,开启了柏坡底村的致富门。
今年56岁的徐天明是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副教授,在校先后主讲《果树栽培村》、《园林树木学》、《果树育种学》、《设施果树》、《市场营销》等,研究方向主要是果树栽培技术和园林树木的适应性研究。
吉县车城乡柏坡底村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地貌区,面积开阔,平地少,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老百姓的经济收入都靠苹果和核桃,村里交通不便,用水困难,产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是国家级贫困村。
去年八月徐天明驻村以后,他直奔脱贫主题,很快对全村的致贫原因和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扶贫计划,并结合自身在果树方面的潜心研究的先进技术一一带到田间地头,通过现场指导、亲自示范,传授给果农。
柏坡底村苹果种植面积少、分布散,管理技术上相对比较落后,每年到修剪时期,都要费时、费力雇人修剪,但是落后的修剪方法,导致的问题就是不能适龄结果。徐天明说,“老百姓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绝对不能浪费。”他教果农整握省时、省工的修剪方法,让果农接受新的管理观念。并持续跟踪,树立典型户,让果农通过对比,接受“未结果前不用修剪”的修剪方法,提高老百姓的科技素质。
鲁家河自然村村民宋有福激动的告诉笔者,“原来果树都是雇好多人修剪,从徐书记来了以后给我们指导,我们现在都自己剪,又省工,又省钱。”
近年来,一到苹果大面积采摘季,全县各乡镇优质苹果纷纷成熟,不占优势的柏坡底村,苹果销售就成了问题。徐天明又动起了脑筋,经过详细考察,在今年春天,引了200苗锦富苹果。这是从富士里选出来的一个芽变,成熟期比富士提早一个月,与富士在十月份成熟正好错开,赶上八月十五销售市场,计划在销售上打“错峰牌”,目前引进的树苗已经全部成活。
同时,徐天明还以林下经济为突破口,利用果树行间、株间的空地发展食用百合,作为产业的有效补充,稳定农民收入。
在上柏古自然村刘琴香的果园里,一株株百合长势喜人,花开正艳,刘香琴高兴地说:“这都要感谢徐书记,是徐书记免费给大伙儿的种子。”
发展食用百合的制约因素就是种子价格偏高,一亩地投入大,这是个难关。为了容易让老百姓接受,徐天明想办法从学校申请了3000元,从山东引了三个品种,分四户进行试种。
针对现在的空气污染,肺病、呼吸疾病比较多,食用百合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徐天明告诉笔者,食用百合既能观花,又能做菜,有润肺止咳、镇静安神、防癌抗癌的功效,大个的可以装礼盒卖,也可以加工成白合干,长期储存,做加工品,特别是对小孩非常好,对肺不好、脾不好的保健作用还是比较强的,药食两用,前景很好。
如今,食用百合长势良好,也更加坚定了徐天明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
一年的时间里,徐天明传技术、引项目,一心扑在柏坡底村产业脱贫的路上,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评价,他说,两年的时间很短,要干的事很多,下一步还要要引进优种核桃苗、不套袋苹果品种、组织农产品经济人培训,让老百姓多渠道增收,为柏坡底人民脱贫致富出自己最大的力。(阿瑞 晓云)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