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勇勇在给病人把脉。
临汾新闻网讯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洪洞县大槐树镇南营村卫生所,这里等待就诊的患者很多,年轻的“小中医”苏勇勇正在一边仔细询问着病人的症状,一边给病人施针。多年来,他运用针灸、埋线等特色诊疗法为很多病人解除了痛苦,受到了父老乡亲的信任和称赞。
耳濡目染 钟情针灸
苏勇勇1986年出生于一个医学针灸世家。苏勇勇的爷爷苏沛全,曾是洪洞县冯张卫生院的院长,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探索,积累总结出了很多针灸治病方法,随后他将针灸技艺传给了儿孙们。从小耳濡目染的苏勇勇对中医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8年从山西医科大学毕业后,继续拜师求学,致力于用高超的针灸技艺为患者解除病痛。
通过同学介绍,他认识了当时在针灸研究所工作的山西省十大名医祁越教授,跟他学习了三年针灸技术。回来后,他就用学到的这些新九针、穴位埋线、小针刀的方法,开展颈肩腰腿疼疾病的治疗,开启了他的行医生涯。
医者仁心 妙手回春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医生用针灸可以给人治好病?好多人对他颇有怀疑。怎样才能让病人信服呢?苏勇勇学经典而不拘泥于经典,既运用传统疗法又注意创新使用,各种手段合参并用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慢慢地,患者发现这个小中医年岁不大,但治病却有两下子。就这样老病号介绍新病号,来找苏勇勇扎针看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许多外县市的病人也都慕名而来。对于上门求诊的患者,苏勇勇一视同仁。病人提出的疑问也好、顾虑也好,他都一一耐心解释,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他还常常减免医药费。有时一上午需要诊治的病患多达30余人,需要加班加点,但他丝毫没有怨言。他说:“年轻人就应该多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把最好的青春献给最需要帮助的人。”
万安镇的一位中年妇女,1998年患上了面部黄斑和痔疮,多方治疗无明显效果,一直在病痛中无望中挣扎。2013年她通过别人劝说找到苏勇勇,通过苏勇勇的针灸加中药调理,两个疗程就治好了,至今无复发。忻州地区的一位女士,是肩周炎长期患者,从临汾某医院回家的路上慕名而来,经过苏勇勇穴位埋线之后痊愈。今年54岁的曲亭镇东张村的师小女,患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间盘滑脱十几年,一直服用西药维持。听人说针灸能治疗她的病,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这里。没想到的是通过二十多天的治疗,师小女病症减轻了,现在能走路了,睡觉也不疼了,还能干一点家务。她说,希望赶快治愈,好看孙子。
创新传承 发扬光大
源头活水,经典中来。苏勇勇从小就崇拜历史上的名人傅山,因为傅山一生集武术、医学、书法于一身。在太原学医和实习期间,他有空就去傅山碑林、傅山故里参观学习。2013年,在父亲的支持下,苏勇勇投师洪洞通背缠拳10代传人、洪洞通背缠拳协会副主席杜立峰学习武术,他认为武术与医学是相通的,尤其是针灸技艺,讲究穴位准确和技艺娴熟,武术中的擒拿技法与此也同出一脉。拜师学艺期间,苏勇勇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虚心求教、精心钻研提高针灸技术。在治疗腰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等方面,通过针灸、埋线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许多患者病愈后送来了锦旗以示谢意。
在多年的行医路上,苏勇勇对每一次学习机会都特别珍惜。为了更进一步深入研究针灸技艺,除经常到全国各地交流之外,他还购买了“人体头颅骨架”摆在诊所,长期刻苦练习手法,并在墙上贴满了人体挂图,随时随地的进行研究。
苏勇勇说:“通过学习和了解,感觉自己技术方面还有许多欠缺,要继续向各地的针灸名家学习。创新传承针灸技术是我的责任,我将在祖传的基础上吸取各家之长研究创新,以更好的医技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服务。”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