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张才村贾玉强:百姓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2016-09-02 10:56:4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不忘初心 挑起重任

——记古县岳阳镇张才村“第一书记”贾玉强

  临汾新闻网讯 时值8月下旬,天气依然炎热,在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驻张才村“第一书记”贾玉强的陪同下,车子缓缓地行驶在古县岳阳镇张才村的柏油路上,记者又一次来到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村子。打开车窗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树木郁郁葱葱,茂密的山野满目清新,宛如一幅初秋隽秀的山野风景图;近处可清晰的看到挺拔的玉米秆上饱满的玉米露出笑脸,还有那棵棵核桃树上挂满了果实,似“绿宝石”般格外耀眼,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去年8月份被任职到古县岳阳镇张才村的“第一书记”贾玉强,曾是这个村的扶贫队员,与所在单位驻村帮扶已有6个年头,这次的任命是他和这个村的村民们的不解之缘,村党支部书记胡双印得知贾玉强被任“第一书记”,兴奋不已,他对记者说:“我们村祖祖辈辈种地,靠天吃饭,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贾玉强在我们村帮扶6年了,了解村情村貌,这些年我们村的村民在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不,一年来,他忙前忙后给我们村跑项目,就拿光伏扶贫项目来说,现已经并网发电,村集体突破了零收入,我们脱贫致富有希望了……”

  地处于丘陵干旱地区的张才村,在古县县城东部约8公里处,全村127户328口人,党员20名,耕地面积1358余亩,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贾玉强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脱贫致富,立足实际,积极同村“两委”班子开展各项工作,以项目推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抓好党建工作,结对帮扶,发展农业产业,发挥部门优势,多方协调,引进项目,集思广益,努力为村民谋出路,助推村民脱贫,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抓好党建 结对帮扶

  该村有20名党员,8名“两委”班子成员,基层组织健全。党支部、村委会战斗力强,有带领百姓致富达小康的强烈愿望,深受农民拥护。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要求,贾玉强组织“两委”主干,通过召开会议,走村入户,党务公开等形式,按照“第一书记”的职责,与局领导沟通,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30余名党员干部与最后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对接,做到“干部到户、责任到人”。在回头看工作中,配合各级部门进行民主评议、宣传培训等工作,严格按照“八不进”原则确定贫困户。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内容,每月召开一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把学习系列讲话作为理论配备的重中之重,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补好精神之“钙”,补好勇于实践之“钙”,使广大党员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发展产业 助力脱贫

  贾玉强根据该村土壤肥沃,可利用耕地面积大、闲置土地多,返租承包发展规模农业、种粮大户,依据土壤、光照、气候、温度等自然条件,发展核桃、花椒、红薯、辣椒等种植业。目前,村里玉米亩产最高可达到750公斤,已经试产的辣椒亩产最高可达到2500公斤,种植玉米、小麦和小杂粮等低秆农作物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种植和收割。在贾书记的协调下该村种植的玉米,每年全村玉米产量达到70万公斤,具备发展畜牧业玉米饲料和秸秆青储的条件。在与该村“两委”班子的多方协调下村里栽培了6万株优质核桃树,实现人均180余棵核桃树,着力打造示范种植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文玩核桃新品种,并做好后期加工增值,真正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张才村栽下了致富的“摇钱树”。目前,村“两委”已将核桃产业作为村民增收的长期发展的重要目标。

  引进项目 为民增收

  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贾玉强想方设法寻找致富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对张才村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分析并结合10年下乡扶贫工作的丰富经验,他与村支部书记胡双印、村委会主任李明共同协商建设光伏电站,这三位有思想、有能力、有干劲年轻村干部,在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调下,争取到市扶贫局在全市试点建设的100KW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同时,协调市供电公司为村里新建了一台200KVA的变压器。目前已发电14.3万度,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2万元。填补了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的空白,为农民增收开启了一道致富的大门。目前,在贾玉强的多方协调下,正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让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提高,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希望又一个惠民的民心工程在张才村落地、生根、发芽,为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贾玉强用一腔激情和热情,始终把农民的利益和关心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不忘初心,挑起重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诺言,真心实意、真情奉献,谱写着共产党员的人生诗篇。

  采访接近尾声,贾玉强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无论在筹集资金、技术培训、信息服务、观光农业、移民搬迁和政策扶持这些方面,我将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挑起责任重担与村‘两委’一班人,同心协力、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争取让农民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力争做一名不愧于农民的‘第一书记’!”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