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小小车棚“大戏台”,钟情“国粹”乐开怀。在尧都区车站社区铁路大宿舍小区车棚,80岁的管理员陈玉和正在聚精会神地拉着京胡。一首韵味十足、曲调悠扬的《苏三起解》,博得周围观众的喝彩。
说起对国粹京剧的热爱,已是耄耋之年的陈玉和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年轻时候,就特别喜欢京剧,后来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有了空闲的时间,对京胡的钻研也就正式开始了。”陈玉和说,1994年担任小区车棚管理员一职后,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小小的车棚也成为了他和“票友”们交流技艺、共享欢乐的一个“大戏台”。
“在京胡的学习上,我纯属自学成才。刚开始,从别人那里找来谱子,复印下来,就在车棚里一遍一遍地反复练习。记得那时,一个很短的片段,常常要花费半天以上的时间来反复操练,周围的社区居民经常调侃说,老陈,你这苦练技艺,是要去国家京剧院上班啊!’”随着陈玉和与京胡“情缘”的一发不可收,身边越来越多的老伙伴们也加入了京剧、京胡“票友”的队伍,原本并不起眼的小小车棚,也变成了走近居民的“舞台”。
《二进宫》《苏三起解》《西施》……陈玉和开心地说,和志同道合的老伙伴们在车棚相聚的欢乐时光,总是让他难以忘怀。“能唱京剧的尽情地开口亮一嗓子,能拉京胡的全身投入地享受着节奏明快的曲调,每次我们相聚的时候,车棚好比一个欢乐的海洋,大家唱着、拉着、说着、笑着,每个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陈玉和说,由于很多“老伙伴”的身体原因,如今,能来到小区“大戏台”的“票友”们可谓是屈指可数。在此,他希望借助本报向钟爱京剧的老年朋友们打个“广告”,吹拉弹唱都可以,喜欢国粹你就行,老有所乐来相聚,欢迎走进大“舞台”。
文/图记者 成华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