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邓玲:乐于奉献的好教师

2016-11-01 11:13: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每天天刚蒙蒙亮,在市区东关小学门口都有一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老人,在学校门口和周边小区打扫卫生,等到学生上学、市民上班时,小区周围、学校门口早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满腔热血,培育栋梁”,这位被人们誉为“红烛”的老人就是80岁的邓玲老师。

  情系教育 关心学生成长

  东关小学退休老师邓玲,如今已退休25个春秋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深知必须对青少年加强民族精神、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教育。为此她担任了东关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积极协助学校加强学生们的思想教育,举办“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良传统”的讲座,讲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及近代革命斗争史,向学校建议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唱一首歌颂民族精神的好歌,读一本颂扬民族精神的好书,做一件继承优良传统的好事,使学校将这一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邓老师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述了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政治课,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我觉得这就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身体还能坚持,我就愿意为学校和社会贡献一份力量。”邓老师说,退而不休,她对孩子们有感情,即便是离开了三尺讲台,她也想与孩子为伴,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

  关心教育 鼓励青年教师成长

  讲东关小学的过去,谈东关小学的辉煌,教师应该如何无私奉献、如何关爱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闲下来的邓老师总会和年轻教师们交流。就办学条件来讲由以前“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壮人生”变成了现在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进入课堂,邓老师今昔对比,时刻告诫年轻教师们,如何利用新设备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虽然设备先进了,教学更加便利了,但是作为教师来说,不能松懈,要紧跟时代,认真学习再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是邓老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叮嘱年轻教师们,不但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此外邓老师不顾80岁的高龄还时常去听其他教师的课,她提醒青年教师要多听名师的课,同时请学校领导、同事听自己的课,并提出教学中的不足和建议,不断提高自己,做一名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心目中受人尊敬的教师。

  率先垂范 甘为清洁工

  工作一线,满身光环、荣誉的邓老师于1992年退休,但她并没有停下来为教师、学生服务的脚步。每天早上在学校附近都能看到她年迈、佝偻的身影。

  “您每天打扫卫生,一个月给您多少钱?”面对人们的询问,邓老师诧异说:服务大家还要钱?”“那你为什么这样做?”权当锻炼身体,看到大家可以愉快地去上班,学生可以高高兴兴地来上学,就是我最开心的事。”邓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邓老师的老伴患病22年,她照顾有加,尽管家庭琐事繁多,但她仍然能抽时间打扫卫生,她的精神带动了其他住户,如今不少退休教师也加入了她的“清洁大军”。这支义务清洁工队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赞扬!

  发挥余热 协调邻里关系

  以邓老师的年龄,在小区是数得上的长者,楼里邻居闹了别扭,邓老师经常帮忙调解。2015年的一天,邻居家两个小孩闹矛盾,大人之间也闹得不可开交,邓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先两边做工作,最后让两家大人、孩子坐到一块儿沟通,两家的关系和好如初。

  “虽然退休了,但仍想发挥余热,为居民、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邓老师笑着说,能够帮助别人,她觉得很快乐。

  这就是邓玲老师,一个平凡的退休教师,几十年如一日为身边的人服务。尽管已步入耄耋之年,她仍然发挥余热,用点点滴滴的小事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添彩。

  记者 苏亚兵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