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画家许小朴:一幅图带你我走在四季深浓处

2016-12-08 11:30: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早春二月,

  寒意料峭。

  青年画家许小朴宽敞的画室里,暖春的脚步早早在这里驻足,盎然的春意浓浓地在这里氤氲;是小朴谦和且自信的笑声招来了春的明丽,是画室四周悬挂着的五十余幅花鸟新作使屋里充盈了四季的景致。

  这里有早春的生机,万物复萌;

  这里有炎夏的浓郁,热烈璀璨;

  这里有秋色的深沉,祥和丰实;

  这里有冬日的苍劲,萧瑟辽阔。

  我无意作笔墨的铺陈和句式的排比,是小朴的画作引领我走进大自然的四季,并逐一领略四季的魅力。这种魅力是从每一幅作品所选取的物象上表达的,表达出的是丰富的意象和令人回味让人醉迷的诗的意境。

  首先让人惊喜的是一幅名为《翔》的宏幅巨制。在此之前,从未见过小朴有如此气势和宏阔的手笔。正是金秋时节,天高地远,云烟苍茫,浩瀚的苍穹在一片恬静祥和里有了哲理的意味儿。近处是河畔大片的参差不齐的芦苇,芦苇被秋风拂掠着,朝了一个方向倾斜而去,暖色调的芦苇们正烘托了秋色的浓意,金秋的色泽同样浸染着这些往往被人们遗忘的边缘地带的苇荡,那一片黄中泛红的苇丛火焰一样把一个金秋燃烧到了季节的最深最浓处。

  几只形态优美的鹤鸟一起顺风而飞,那是离开苇丛而在苇丛的上空飞翔,或尽展双翅或拂掠苇叶儿,每一只巨鸟都有一款属于自己飞翔的姿态。洁净、柔韧、黑白对比分明的翅羽,头顶的红冠,这简洁的色泽使巨鸟显出了凡世俗中的高贵,华丽而平实。这圣洁的巨鸟是在寻找另一个栖息地么,还是在金秋里自由地飞翔,尽情领略壮美的秋景?

  苍天、飞鸟、芦苇、溪水,这诸多物象有机地形象地融于开阔的画面里,交织成了一首秋天的抒情诗。

  情感真挚者,其观物达物亦真挚。质朴、率性的小朴对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传统的花鸟画的艺术有了新的理解和颖悟,他在尽力突破传统文人画的那种陈陈相因的创作程式,力图通过构图的形式感与运笔的着力度来强化作品的爆发力,从而形成视觉的冲击。

  从《翔》这幅大画里,看出了小朴的沉着、浑厚,他的洒脱中求趣味,平实里觅诗意的追求。他从恩师著名花鸟画家张思淮那里吸取营养以为己用,作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事做作,以求意象。有时他敢以充天塞地的大布局,以奔放且谨慎的笔墨表现花卉鸟虫山石草木的个性与共性,用细节来表达,用特征来烘托,微观突兀,宏观把握,在清爽拙朴的笔墨里,引领出清幽深远的境界,令浩阔的秋水洗人心胸,让奋飞的鹤群给人以启示。

  小朴对四季景致的热爱与抒发是他对生活的领悟与表达,他内敛、柔韧、不事张扬,把一腔生活的热情深深地埋在心底;他勤奋、执着、为人诚恳,真诚对待人生,真诚对待师长,他把这种真诚的情感融化在墨汁里,挥洒在画面上,作品里便浸洇着真诚的情绪,交织着严谨的踏实的生活态度。

  让我的思绪沿着小朴的笔墨,循了四季的节奏,走进他的画作里,徜徉、徘徊、逗留、赏析,让他的情绪感染我的情绪,让画作的意境启迪我的想象……

  春日的浓情在胸中酝酿

  看小朴表现春日题材的系列花鸟作品,心里,是轻松和愉悦的。作为一个中年男人平时淤积心头的繁杂和沉重的情绪,在小朴清爽、清丽、明媚、浓情的画面面前,被春风一阵一阵地吹去了,剩下一颗单纯的心来,清洁纯粹地在他的作品里感受和领悟。

  小朴的运笔是大胆的。许多表现春日花卉题材的作品里,对芭蕉阔大的叶片,对一柱柱一片片山石,对一丛丛水鲜花或粗大枝干的表达,他用畅快的抒情性的大小写意的笔法去表现,畅快淋漓,尽情达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悉数抒发画家心中对春天的热爱,对春之精灵和春之细节——花卉与鸟鹊的热情而洋溢的礼赞。在这些酣畅的笔墨里,我能倾听到年轻小朴的心音,悄然的却自信的,自然的却浓烈的,曲折的却又是昂扬的。那是积极和向上的情绪,饱和着对生活对艺术对人生的奋进的状态。

  小朴的运笔又是谨慎的。在许多画面的大小写意之余,在表现局部或细节的时候,能读出小朴悉心收拾匠心打点的一面,对花卉草叶、鸟鹊昆虫特别是细弱可爱的小花朵的表现上,小朴的细致又是处处可见的。这些细节是春天的眼睛,是最能突出春之韵的小小的音符。小朴有时不惜用一些工笔来刻划之。细心的小朴在珍惜这些细节的时候,其实是对珍贵的春色的珍爱,对从他指缝和笔尖流走的春天,小朴的珍惜是惜香怜玉的那种。

  许小朴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春天。

  当他还是一个乡间孩童的时候,丁陶大地上早春的阳光就格外关照这个内向而内秀的孩子了。受父辈与乡邻的影响,他早早对绘画情有独钟,他曾用好奇羡慕的目光打量乡间的绘画艺人、端详他们在家户大门口的照壁上留下的具有地域文化和民俗色彩的兆示吉祥的图画,认真阅读他们在各样家具如立柜上组合柜上描绘的一石一竹、一花一草。

  内秀的小朴会把这些木柜上的花鸟同他眼中的山坡上村落里的花草树木做一个比较,在这个简单的却留心的比较里,他学会了最早的梳理和取舍。

  那时候小朴便滋生了一个想法,当然也有了一个向往,它同清晨的阳光一样,充满生机却又朦朦胧胧。

  十七岁出门在外;

  少年的许小朴如愿以偿考上了临汾艺术学校。小朴如一条春天的蚕,他爬上了一棵给他营养给他成材的桑树,青翠的桑叶儿带着大自然的经纬也带着早晨的阳光,他啃食知识的时候,也在修炼自己的做人。

  勤奋,慎思,谦和,向上;

  探索、追求、严谨、柔韧;

  不事张扬,内敛自信;

  尊重师长,超越自我;

  这形成了春天一样小朴的为人与治学。

  多年后当许小朴每每提笔蘸墨,书写春天的时候,他把对春天的热爱与珍惜,统统凝聚于笔端,把对美丽的大自然,对人的生命本身,对一切有生命潜质的物象,把对她们的顿悟和理解一并倾诉于笔下,把一腔激情放逐在希望的春天里,放逐在春日的画卷中。

  在《处处闻啼鸟》这一作品里,作者用浓郁的着色效果突出春日的特色,青郁嫩翠的水鲜、黄绒绒的鸟鹊,黑幽幽的山石,淡白的野花儿,还有远处作为背景的那一片朦胧淡薄的春色,这一切都抒发了春晨的生机,春日的艳丽和春日的气象。春鸟儿的啼唤一声声飞越画面,清脆了我们的耳膜,生动了我们的日月。

  《故乡春早》与上幅异曲同工。小朴喜欢用养眼的橙黄来猎取春色的特征,是迷人的连翘花儿是动人的迎春花儿,把早春的山乡装扮得如此生动。《早春二月》里雪白的鸟鹊成了早春的精灵,它们在分享春光的同时也在成就着春光,远天近景使画面有了层次的美,而大胆的着色又使得画面丰润抒情,逸趣流荡。

  紫藤与山果是小朴笔下常画常新的载体,在这些较大的画幅里,小朴注重画面的布局和结构的合理,既要表现主体的繁茂与葱郁,又要留出空白来让人的视觉和想象有一定的空间可以畅游和徜徉,可谓密集有序,疏朗有致。

  小朴的画作里是非常讲究比较或者说对比效果的,是无意而为或刻意为之,它们都形成了读者的视觉冲击。《春风伴我入画图》阔大的芭蕉叶子小朴用饱满而丰润的大写意挥毫表现,淋漓畅快,纵横达意,而芭蕉围边小巧的黄花儿作为美丽的陪衬物,小朴则用半工半写来点缀,对比鲜明,衬托得当,主次区别,轻重有序,整个画面又浑然一体,可见是小朴的一气呵成之作。

  这样,小朴春天的画图中,就有了他的心灵世界,有了他不断寻求新的和谐与秩序的印迹,有了他在国画艺术探索中的苦恼和困惑,以及冲破这些冬天般的困苦之后的新春的一片开阔。 (上) (张行健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