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凌文(右一)在为患儿推拿。
临汾新闻网讯 走进位于尧都区洪家楼的解放门诊部,就像走进了宝宝的世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从襁褓中的婴儿到牙牙学语的宝宝,但凡有点头疼脑热,家长们都有这样一句口头禅,“抱到洪家楼去看看。”这洪家楼指的就是解放门诊部,这个小小的门诊部,建于1963年,其前身为洪家楼卫生所,距今已有53年的历史,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临汾市独具特色的以治疗小儿病痛为主的专科门诊。
贾凌文到这里当医生,曾让她的许多老师和同学惊讶,这个喜欢篮球和短跑的女孩子,曾经是校运动会上大家注目的焦点。放弃自己喜爱的体育专业,选择做一名儿科医生,是受母亲的耳濡目染。贾凌文的母亲是一位优秀的中医儿科医生,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就以小儿推拿、针灸两个强项,为无数患儿解除了病痛,得到了业界和广大患儿家属的肯定与赞扬。
贾凌文说,在山西医科大学学习的时候,还不太明白医生这个职业的含义,在实习阶段,亲眼目睹患儿的痛苦和患儿家属的焦虑与无奈后,医生的使命感被激发出来。“要帮助患儿在常见病、多发病上缩短病程,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确定了这个人生目标后,贾凌文一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一面抽出时间给自己“充电”,先后参加了“儿童发育行为疾病防治及适宜技术培训班”“首届国际母乳喂养暨母乳喂养辅导培训班”“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查适宜技术培训班”等,获得了“公共营养师”“高级育婴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做儿科医生,难就难在患儿小,无法用语言交流,不能详细了解孩子病情。坐诊的时候,贾凌文觉得自己不仅是一名医生,有时更像一名侦探,她要在短时间内把患儿家长的表述和对患儿的观察结合起来,确定患儿真正的病因。诊疗完毕,她还要给患儿的家长留下自己的手机号,叮嘱家长观察患儿治疗后的情况,如果有反常,可以随时给自己打电话。她还记得一个寒冷的冬夜,经她手诊治的一名患儿突然惊厥,家长无奈拨通了她的手机。接到电话后,她立马开上车就往尧庙南一个叫神刘的村子赶,并在村子的最后边找到了患儿的家,凭着扎实的针灸功底稳定了患儿的病情,使焦虑不安的家长松了一口气。
根据从医多年的临床观察,贾凌文发现在胎儿期,孕妇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尤其是过食寒凉,使小儿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胃失于护理,导致脾肾阳虚。而虚寒疾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依据“春夏养阳”的原理,她在三伏天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对一些虚寒性疾病如:小儿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虚寒性便秘、慢性咽炎、小儿厌食、食欲减退等进行调理治疗,帮助许多患儿解除了一些陈旧疾患,受到患儿家属的称赞。
贾凌文目前正在潜心攻读《黄帝内经》,她说,当前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历史上最严的“禁抗令”(禁止滥用抗生素),大力整治抗生素滥用问题,解放门诊部以推拿、针灸等为特色的绿色疗法,以中成药为主的药品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她说,不治已病治未病”是解放门诊部的发展方向,也是我的努力方向,做个孩子们喜欢的大夫是我一生的追求。 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