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杨滨华:家长说有这样的校长 我把孩子送这里放心

2016-12-22 11:42: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满腔热血写春秋

——记蒲县薛关小学校长杨滨华

  临汾新闻网讯 在巍峨的吕梁山南麓、临大公路线的75公里处有一座公办小学。无论是朔风凛冽的严冬,还是赤日炎炎的酷夏,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中年人起早贪黑地默默忙碌着。他就是蒲县薛关小学42岁的校长杨滨华。

  校园环境大变化

  走进蒲县薛关小学,整洁的教学楼、明亮的公寓和餐厅、师生们课余劳动的试验田,一切都令人感到温馨亲切。

  2013年9月,在教育战线上摸爬滚打了24年的杨滨华走马上任了薛关小学校长。“我是本地人,将来退休后我还在薛关住。薛关的教育就是党和上级交给我的重任,也是我的工作职责。”杨滨华如是说。

  上任伊始,老化的教育设施、落后的环境,令杨滨华十分心痛。在他上任的五天内,学校投资了5000余元,接上了自来水;紧接着又筹资5万余元,维修了校园塌陷的围墙;又投资6000余元整改了老化的线路。为了紧跟教育形势,拉近与城市的距离,学校又投资2000多元为各班接通了互联网,进一步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

  自此,学校一年一个新变化。2014年,杨滨华一班人筹资配齐了消防器材、保安器材、服装,并实行了教师头像、指纹签到制度,加强了安全管理,通过了市级平安校园的验收。2015年,他们又投资15万余元,解决了楼顶防水问题;投资13万余元,粉刷了学校内、外墙壁。2016年,为了给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们又投资5万余元投入校园文化建设,楼道文化、餐厅文化、宿舍文化、文化墙、文化石、校徽都亮出来了,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又投资5000元绿化了校园,栽植树木50棵,建植草坪800平方米,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舒心的教学环境。

  为拓宽广大师生的视野,该校购置了音、体、美器材,补充了学校图书;又建立了账目,并健全了七大功能室,开辟了学生实践园地;建立 了学校档案,并达到了规范化建设。学校还安装了网络化摄像头16个,使校园监控基本达到了全覆盖。

  该校配置了网格化计算机教室,并安装了计算机24台,达到了课上每生一台。每间教室还配备了大型电子计算机机版和电脑,为师生们创造了优良的教学条件。该校食堂还配齐了各类现代化厨房设备,如压面机、蒸馍机、饺子机等,设施十分先进。2015年10月全县寄宿制学校观摩大会在薛关小学召开,杨滨华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在加强教育硬件投资的前提下,该校还配备了图书室、仪器室、美术室、体育室、音乐室、计算机室、综合活动室等。其中图书2400册、教学仪器2585件、美术器材359件、体育器材82件,音乐器材17件,并且各班还装备了多媒体设备,接通了互联网,达到了教育资源共享,基本上满足了师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同时该校全面实施2+1的艺体计划,开设了合唱、舞蹈、国画、乒乓球、笛子、电子琴、钢琴等社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还为三至六年级设置了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课余时间,教师们手把手地教学生们种植茄子、西红柿、萝卜、白菜等蔬菜,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勤劳、博学的好习惯。

  2015年冬,该校投资10万元,更换了锅炉烟囱。2016年投资8000元新建了学校旗台;投资1.2万元安装了6盏太阳能路灯;又投资10万余元,修建了浴室,并配备了大型太阳能沐浴设备;还为每个办公室、学生餐厅配备了电气化饮水设备。为使广大师生更好地学习,还新建网络化录播教室一个,并配置了相应的现代化设备。

  狠下工夫求质量

  该校始终坚持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加强教师培训,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上任伊始,杨滨华首先赴太原参加安全管理学习,又参加了全省“影子校长”培训学习,带回了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从2013年9月至今,该校教师赴省外学习达30余人次,参加县培训2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质。

  为使广大学生学懂、学通、学到更多知识,教师们实行了课堂讲课、课后辅导,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予每个学生,使学生们做到了在教师面前不拘束,敢于提出问题,从而达到了师生互通、互学、知识共享的效果与目的。四年来,在杨滨华的率领下,全校广大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勇于探索、奋进,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该校每年向上一级学校输送的毕业学生达20余人,成绩皆名列全县第一名。当地群众高兴地说:“把孩子送到薛关小学上学,我们放心。”

  宠辱不惊向前行

  几年来,薛关小学在杨滨华等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赢得了各级部门的表彰和群众的称赞。几年来,该校先后被评为蒲县先进工作单位、临汾市平安校园、山西省德育示范校等,在全县运动会上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梅花香自苦寒来。杨滨华没有骄傲,将荣誉当作继续努力工作的新起点与动力。今年,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从生活、学习各个方面关心、关怀孩子们,针对性地救助了36名家庭贫困生,进一步激发了贫困学生的感恩心和上进心。

  27年的教育生涯,使杨滨华倍感育人的责任重大。为此,他又一次用宏亮的声音向薛关小学发出进取与拼搏的号召:狠抓教育,精心管理,再创佳绩,永攀高峰,争取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甄玉祥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