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张列女:用无私爱温暖弃婴心灵

2017-04-05 08:50: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二十年前,这首“爱的奉献”曾经广为传唱,也让很多人感动落泪。是啊,人间需要爱,生活需要爱,洪洞县刘家垣镇西义村的张列女夫妇身体力行演绎着爱的奉献,用无私的爱温暖着弃婴幼小的心灵。

  六旬老人献爱心

  事情还要从2008年说起。那一年,张列女年仅21岁的儿子患尿毒症离世。在太原、北京、上海等地住院期间,一直有好心人不间断地捐款帮助他们,时间过去了将近10年,张列女总会说:“当时有一位好心人留下一万元现金,到现在也不知道是谁,这就是我要报答社会的原因。”

  痛失爱子之后,膝下无子的张列女和郭玉林夫妇相依为命,但心灵上的打击使这个家庭陷入困境。“当儿子离开人世后,张列女几乎变成了‘疯子’,可能是受不了感情上的打击,疯到了在街上乱跑的程度。”郭玉林回忆说,“当时洪洞县民政局局长邢广勤建议我们收养一个孩子,让她心灵上有个依靠,说不定病情就好转了。”

  2009年3月28日,张列女夫妇接到民政局打来的电话,前往医院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要知恩图报,不白来世间走一回。”

  生活点滴显关爱

  自2009年收养第一名残疾孤儿开始,8年来,张列女夫妇又陆续收养了11名不同程度的残障孤儿,用浓浓的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这些孩子从出生几天到六七岁的都有,而且孩子们的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和疾病,这给他们夫妇照顾孩子带来了很多不便。但是夫妇二人从未放弃过任何一个孩子,用无私的关爱、宽广的胸襟和勤劳的双手关爱着每个孩子的生活。

  8年来,两位老人和孩子们一起走过了艰辛的日子,由于这些孩子不是患有疾病就是身有残疾,而且年龄普遍偏小,所以照顾他们有着难以想象的困难。其中有一个8岁的孩子,由于大脑有缺陷,根本不知道饥渴,两位老人就一口一口的喂饭、喂水,不让孩子受饥挨饿;还有个孩子的双腿下半截短小,大小便还要老人们料理,可这孩子聪明,夫妻俩就送孩子上了幼儿园,每天郭玉林都要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还有一次,有个叫党洪山的孩子病了,两位老人在县人民医院精心守护了7个昼夜才治好,同病房的人看到他们照顾得如此周到,便问张列女,“这是你们的孩子吗?”张列女回答说:“这是党的孩子。”同病房的人对这对老人的敬意油然而生。

  社会各界送关怀

  在采访现场,记者看见这些孩子不停地喊着“爸爸”“妈妈”,一大家人其乐融融。

  在场的邻居张军军说:“村里人都说张列女太娇惯孩子,多少年来从不打骂孩子。”张列女则说:“这些孩子的身份和身体状况都很特殊,关爱还来不及,怎么舍得打骂?何况打骂也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法子。”一旁的郭玉林也插话说,“当初我的儿子在西安、北京、太原看病时,走到哪儿都有爱心人帮助……能养这些娃长大,这是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日常生活中,这对老人会经常告诉孩子们,长大后要感谢共产党,要回报社会,是党、国家和人民养育你们长大。

  8年来,两位老人的善举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也为孩子们赢得更多的关怀。县乡领导多次到张列女家中看望这样特殊的“一家人”,号召大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榜样的力量辐射带动更多的群众,努力提高全民文明素质,进而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去年5月16日,洪洞县“小草爱心团”的10余名爱心人士专门来看望这些特殊的孩子,为他们送来了爱心物品和父母般的温暖。

  采访接近尾声时,张列女的女儿郭旭红和女婿袁红来看望两位老人,女儿郭旭红开门见山地说:“父母亲已经60多岁了,母亲的腰痛也越来越严重了,所以我们决定把一半孩子领到我家代养,让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