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黄东明,市行政审批大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窗口,负责食品经营许可审批工作。工作两年来,他始终秉承“严把准入,服务至上”的理念,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娴熟的业务技能、高效的办事能力,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
工作时间不长,黄东明却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毅力为窗口审批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在他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食药监局窗口最终形成了规范、高效、便民的行政审批办事流程,他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制定“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等一系列相关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办理环节和申报资料,同时制作了申报资料范本,以便让办事群众及时、全面了解办事程序与申报标准。
聊天中,黄东明的热情、细心、直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拿出几本资料范本说:“这些都是我们花了很大心血制作的,通俗易懂,操作方便。”记者注意到“上网用什么浏览器”“密码怎么设置”都有他们的建议;为了讲解效果直观明了,范本内附有多张“示意图”;需要强调的文字,字号会明显变大……真是细微之处显真情。“这些范本,每天不知道要翻多少遍,都烂了!每天‘车轱辘话’来回地说,嗓子经常是哑的。”尽管工作中有很多苦衷、烦恼,尽管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但他能始终做到一视同仁、热心服务。
2016年上半年,有一位60多岁老大爷为自己小超市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可是老人的个体工商执照误把经营场所写成了家庭住址。按规定必须先退回去,变更地址后,食药监局窗口才能受理。尽管黄东明耐心细致地解释了,可对方就是不明白,还以为在刁难他。无奈之下,黄东明说:“大爷,我也不能代替你办。要不您找一个年轻人,子女、亲戚都行,让他们来办,好吗?”好一番解释后,老人终于想通了。第二天,老人带着外甥女过来,黄东明又现场指导填写资料,终于把手续办利落了。
近年来,审批业务的网上申报逐年增多,但仍有人在申报时,信息填写不准确、不完整,这让现场办公的人也不轻松。“我们每天都要在网上回复、查阅、指导,还要进行周报、月报。”为了方便查阅,更是为了现场指导的方便,黄东明注册了好几个账号,什么“黄面馆”“黄超市”等“有趣”的名字,他笑着说:“起这些名字,我也不在乎好听与否,主要是方便记忆、查询高效。”
谈及对工作的认识,黄东明说:“食药监局窗口是食品监管的前沿阵地,我必须做到守土有责,把窗口擦得更加明亮,让群众舒心,让群众满意。”在日常工作中,黄东明坚持做到“三心”服务:解释时耐心。两年来,接待来访、来电咨询3000多人次,同样的办理解释,每天要说上好几十遍,耐心已成为了他的“基本功”。审核时细心。他时刻提醒自己,要仔细核对每份行政审批,坚决避免差错事故,全力维护着审批工作的严肃性。两年来,经他办理的许可单位近千家,无一例差错事故。委屈时平常心。窗口工作难免遇到“不和谐音符”,每当面对这些,他都能始终面带微笑,心态平和,尽快找出问题源头,是自己的疏忽,马上改正;是申请人的误会,耐心解释;是政策的问题,及时上报请示,尽快给予答复。
“服务群众是我的最大快乐。”这既是黄东明的工作感悟,更是他的人生信条。他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2017年,他被市行政审批大厅评为“星级服务标兵”。
记者 陈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