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核心提示:夜幕逐渐降临,习习微风使人神清气爽。5月30日19时,在鼓楼广场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东南角踢毽子的人们早已摆开了阵势,其中一位老人引人注目,只见他左右开弓,高接低挡,展示出细腻的脚法。
六年磨一“毽”
这位老人叫张武忠,今年70岁,在广场踢毽子将近6年了,每天下午5时准时出现在广场,与有共同爱好的队友一起踢毽子。一个彩色的毽子你传给我,我传给你,踢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张武忠夹杂在其中一点儿都看不出他已是一位古稀老人,有时还秀出一个难度较大的花式踢法,引来队友阵阵称赞。
问及为什么喜欢踢毽子,张武忠说:我年轻时就喜欢运动,球类除了排球和足球没接触过,其他的都会,有的运动过于激烈,不适合我这个年龄段的参与了,而踢毽子不受场地限制,简单易学,还能促进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对身体灵活性、协调性有很大的帮助。”现在,踢毽子成了张武忠老人每天的健身课,运动量大极容易饥饿,老人就带着“干粮”来了,踢累了补充点能量继续踢,他只想在“近黄昏”的年纪增添点儿“无限好”。
“毽”出好身体
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一些人患上了“富贵病”,但张武忠身体特别强健,这得益于其长期踢毽子。因为经常踢毽子,张武忠红光满面,显得非常年轻。
在一起踢毽子的队友段景林说:“我才48岁,就有腿疼的毛病,身体还不如一个70岁的老人。张老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都比我强,有时还换着花样的踢毽子,我特别佩服。”“我的队友都比我年轻,像我这么大岁数的人,一般都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踢毽子,说难听点怕出意外,但这群队友从来不嫌我年龄大,非常乐意和我一起玩,完全没有把我当成一个70岁的老人看待,真是非常感谢他们能够带我一起愉快地玩耍。”张武忠说。
“毽”出好心态
在和张武忠交谈的过程中,能感觉到他颇具“老顽童”的性格。他的爱好不只局限于踢毽子,还爱好打桥牌。就在5月27日,他还代表临汾市参加了省里的桥牌比赛。踢毽子是动,打桥牌是静,张武忠将动静相结合,培养了良好的心态。
“现在打桥牌的人少了,好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桥牌是什么,我喜欢各种运动,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到了这个年纪需要自己调节心态,无论是踢毽子还是打桥牌,我就是抱着玩儿的心态,自己快乐就好。”张武忠说。
“我们都特别喜欢他的性格,因为他什么时候都是笑嘻嘻的,心态特别好。张老这么大年纪的人心态都这么好,我们年轻人还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呢?”段景林为张老点赞。
记者张甜甜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