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献给每一位村民
——尧都区金殿镇卫生院护理部护士关小翠小记
临汾新闻网讯 尧都区金殿镇在历史上曾经是西汉开国皇帝刘渊建都的地方,说是风水宝地一点儿也不勉强。地灵人杰,这块土地上的人质朴无华,总在为他人、为社会默默奉献着。说起该镇卫生院的关小翠,当地群众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金殿镇全镇人口65944人,就有65327人建立健康档案。今年在推进家庭医生走进千家万户的工作上,又走在了全市前列。作为一名在镇卫生院工作17个年头的基层医护人员,关小翠和同事们一道把爱心无私地献给了每一位村民……
关小翠为村民解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
关小翠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80”后,1999年7月毕业于市卫生学校,先后在尧都区第一人民医院、临汾市人民医院进修学习。繁华的都市没有拴住关小翠的心,把自己的所学无私地奉献给家乡的父老乡亲,这个强大的信念始终埋在她的心底。2000年,关小翠进入尧都区小榆乡卫生院工作,后来由于医疗改革,金殿、小榆、龙祠合并成为现在的金殿镇卫生院,关小翠就在这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做着自己的护理工作,一心一意为村民着想,为患者排忧解难,赢得了村民的信赖。
护理工作繁杂辛苦,关小翠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及时准确地为病人做基础护理,耐心细致地为病人做好病情观察“三查十对”,熟练运用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解除疾病,让患者的心头暖暖的。
为了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2007年关小翠在临汾市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了急诊、儿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护理技术,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结业考试。2008年10月,她回到镇卫生院上班的头一天就“露”了一手。一名8个多月大的婴儿因咳嗽、发热来医院输液,孩子一直在哭,满头是汗,搞得护士输液扎针很是困难,扎了两次还是没输上。身旁的家长心疼孩子,嘴里絮絮叨叨开始提意见,说乡镇医院的护理技术就是不行,连这么点小事都干不好。家长这样一说,护士心里更紧张,只好找到关小翠求救。关小翠只好和家长协商,能不能把孩子的头发剃一些,在头上扎针,家长表示同意。孩子剃掉一些头发后,关小翠开始找血管,经过仔细认真的观察,她选择好血管,给孩子一针扎了进去,孩子终于不哭了,家长也松了一口气。说来也奇怪,一直到全部输完液体,孩子也再没哭一声,关小翠悬着的心才放下了。从那以后,孩子每次输液体都找关小翠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只要说一声“小翠阿姨来了”,孩子马上就乖乖地听话了。
去年秋天,一位老太太来卫生院就诊。她在市医院确诊的是胃癌,十几天了没有大便,很痛苦,医生吩咐她一定要做一次清洁灌肠。关小翠立即按照操作规程给老人灌了肠,操作完毕后,老太太还是没有大便。到底什么原因呢?关小翠正在怀疑是病变还是灌肠器有问题的时候,老太太痛苦地哀求,能不能再给她灌一次,她太难受了,出了问题自己承担。关小翠的心软了,用在市医院学到的技术将胃管接在灌肠器上进行灌肠。当胃管50厘米全部插入时,关小翠开始担心,万一出血了咋办?可是当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完毕后,老太太的大便终于排出来了,挺硬挺多满满的一痰盂。老太太流着泪笑了,说,你不嫌弃我这老婆子脏、臭,真比我的亲闺女还亲呢。
这就是关小翠,一名普通的乡村护士的故事。17年来,她用自己的心血和努力照亮了乡村,给庄户人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记者 刘晚 文/图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