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付娟:真心为村民服务

2017-11-23 22:55:5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初冬的小洼村寒意渐浓。天还没亮,任天锁便披衣起床,趁着清亮的路灯赶着瞅了瞅香菇大棚的建设进度,满足地回到家吃过早饭,哼着歌儿大步走到石膏厂去上工。

  56岁的任天锁是蒲县乔家湾乡小洼村2015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过去一家三口仅靠自家12亩地维持生活,女儿还要上学,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下来结余不下几个钱,一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任天锁愁得头发都白了。

  2015年8月,付娟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被组织从县妇联选派到乔家湾乡小洼村担任“第一书记”,进村伊始充满激情的她打算甩开胳膊大干一场。

  小洼村辖小洼、杨家岭、安家峪、古县4个自然村,全村161户518口人,贫困户55户161人。当付娟到达小洼村报到的那天,村民们却是一脸的疑惑:县委的人来当“第一书记”,听说还是一个女娃娃?如何让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小洼村人,让村民打心眼里接受她、支持她?付娟想,这首先要转变家的观念,把小洼村视为家,视村民为家人,脱下靓丽的衣服,高跟鞋换成运动鞋,充分发挥妇联干部的优势,从全村的妇女入手,和她们拉家常,组织村民们进行集体活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走出了融入小洼村的第一步。

  在付娟到来之前,为了实现整村脱贫,村里也想了很多增收致富的路子,其中核桃产业发展成效最大。“十二五”初,在县委、县政府经广泛调查研究后,决定打造核桃、马铃薯两个10万亩基地。几年下来,村里共种植核桃1552.2亩,覆盖率达到98%,这满眼的“绿色银行”为小洼村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调研走访期间,付娟认识了任天锁一家人,了解到任天锁的贫困情况。当时,任天锁家的12亩地已成功种上了核桃。核桃还没进入盛果期,间种的粮食作物仅能维持生计。为了介绍任天锁进入石膏厂打工,付娟跑细了腿、磨破了嘴,石膏厂负责人最终被她的诚意所打动。当听到这个好消息,任天锁一家乐开了花。有了工作的任银锁一下子仿佛年轻了20岁,厂里规定8点半上工,他每天早早就赶到工地认真干活。他的突出表现得到了认可,每月给他2000余元的工资。任天锁给付娟算了一笔账,他每月的工资2000余元,一年下来就是2.5万元,加上核桃和粮食作物收入1万余元,除了日常花销,还能攒点。当任银锁高兴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付娟时,她开心地难以言表。

  根据全村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付娟进行了分类,有养殖基础的协调贷款,扩大规模;家里有剩余劳动力的,或就近介绍务工,或通过劳动部门开展劳务输出。如今,小洼村养殖户已发展到7户,其中养牛的6户,共计36头,养猪的1户,计150头;协调外出务工14户、26人;核桃明年将进入盛果期,年人均增收1800元,村民的增收渠道更宽了。

  自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小洼村通过3次外出参观考察,班子研究,并结合本村实际,确定把香菇大棚种植作为稳定脱贫致富,实现集体经济破零,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采取“村委+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依靠包带企业,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

  方案一经公布得到了广大贫困户的拥护,任天锁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虽然在村里的帮助下,我脱了贫,但我还想多挣些钱,过上好日子,还要送女儿上大学。”2017年4月,小洼村名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并开工建设,占地面积20亩,现已建成日光钢架拱形大棚15个,可容纳菌棒15万袋,配套引水、供电、道路等工程也陆续完成。

  小洼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光伏发电惠民工程完成了申报,集体经济有了稳定收入,在付娟心里乐开了花,村民的认同给了她向前的信心和勇气,让她真正成为一个小洼村人。但是一想起另一个家,不禁一股愧疚涌上心头。

  女儿打电话说:“妈妈,我想你了!你不是说今天回来吗,你说话不算数!”顿时她心如刀割。她想跟女儿说,“宝贝,我现在有两个家,但小洼村这个家比你们更需要我,等全村人都像任天锁一样过上幸福的小日子,我一定好好补偿你们。”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第一书记”心里可以委屈,但不能沮丧、放弃。因为他们明白“脱贫攻坚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只要贫困户脱贫了、富裕了,这些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以真心、热心、恒心来服务村民,感染村民,引领村民,时刻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张鹏 刘焱佳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