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刘萍:情系山乡谱华章

2018-08-30 10:31:3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奉献是一个共产党人奋斗的底色,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众”。在刘萍的工作日志里有这样一句话。

  2017年7月,刘萍离开安泽县农机局工作岗位,带着组织的信任,怀着对家乡父老浓浓的深情厚谊来到离县城30多公里的杜村乡杜村担任起“第一书记”的职务。

  入户走访 做贴心人

  脱贫攻坚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杜村共有213户,其中贫困户46户,贫困率达到22%,是典型的农业村、贫困村。初到村里的刘萍,由于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也陷入了迷茫之中。她向村支部书记张起增谈了自己的想法后,张书记鼓励她要多与群众接触,多和他们唠嗑,干群关系拉近了,工作就好干了。刘萍就从最基本的走访做起,但她的走访与别人有所不同,她把贫困户、孤寡老人作为重点走访对象,与他们唠家常、交心谈,嘘寒问暖。有时,还到田间地头和大伙儿一块干活,用真情和真心融入群众当中。

  自从担任“第一书记”后,刘萍就成了胡彩林家的常客,由于他家里穷,娶了智障的妻子,生活都不能自理,整天在家蓬头垢面、神志模糊。刘萍就经常入户为她洗漱打扮,还送去换季的衣物。时间久了,这个从不认人的智障女子却牢牢地记住了刘萍,并亲切地称呼她为“萍姨”。

  村民魏元林家孩子生病了,急需去县城做手术,她二话没说就开上自己的车将孩子送到了医院,并招呼着做了手术,待孩子治疗结束后,刘萍方拉着魏元林父子回到村中,时间已是晚上9点多钟。

  村民魏锁成是个70多岁的退休农机员,由于银行账户问题,长达一年多的时间没有领过退休金。刘萍得知后,首先到农机局落实相关情况,随后又到信用联社为其重新办理了工资本,当老人看到工资本上如数下发的工资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还帮村民蒋秋锁办理意外伤害险的理赔手续、联系县残联为村民张建明的母亲送去轮椅……刘萍就是从这些小事一点一滴的做起,渐渐地和村民的感情拉近了,大家有什么事情总爱找她商量,她也感觉到自己成了杜村当中的一员。

  勇于担当 村富民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杜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集体经济增收乏力。自刘萍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发挥敢闯敢拼精神,拓宽发展思路,切实担当起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行军。积极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盘活资源资产,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稳定增收”的原则,通过租赁土地、对外发包集体机动地等办法,获得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利用村集体土地集中种植无公害杂粮等50余亩,既丰富了增收方式,又迎合了市场需求,实现集体增收5万元,为集体经济收入注入了活力;利用村集体空闲场地,完成了100千瓦光伏发电安装,预计年集体收入将增收10余万元;利用“村委+公司”模式,以土地、林地入股方式吸收贫困户加入公司,通过连翘采摘、种植、务工等方式增收致富,累计收购青翘6万余公斤,实现户均增收1000余元。

  无私奉献 无怨无悔

  在贫困户的眼中,她是贴民心、解民意的好干部,在村干部眼中她是干实事、真帮扶的好书记,但在爱人和孩子面前,她却不是一个“称职”的妻子和母亲。刘萍的爱人也是一名驻村工作队队长,刘萍能自愿担起脱贫攻坚的重担,离不开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作为一位母亲,她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

  去年8月的一天,刘萍在村里与“两委”班子正加班整理材料,准备迎接市里的检查验收。这时,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孩子在超市买东西时突然晕倒了,现正在医院救治”。刘萍急忙赶回县城,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孩子伸出双手呼喊着妈妈,刘萍流下了愧疚的泪水。

  婆婆肺癌入院需要照顾,孩子生病呼唤妈妈……刘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深知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就是她的本职和牵挂,她心里装着的总是群众还需要什么、集体增收还需要什么、档案资料还欠缺什么、群众的安危冷暖是否得到保障等等,她甘愿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扶贫事业上,她有信心更有决心,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无愧于组织、无愧于村民。

  多方协调 为民解忧

  群众无小事。当“第一书记”就要实实在在地为村里办一些事情,决不当“冠名书记”和“无为书记”,绝不辜负组织和领导的期望。这是刘萍当时下去当“第一书记”时想得最多的。村民王保成、李太保、李秋忙房屋年久失修,刘萍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其办理异地搬迁手续,新修建了房屋,并且帮他们买了门帘、食用油、水果、猪肉、暖心被、电饭锅等日用品。杜村是安泽的农业乡,刘萍积极联系农机局领导为该村争取了1000亩地的深松补贴项目,深松土地有利于保水、保肥,每亩能够增产60-80公斤。

  去年10月,她了解到杜村村民饮水水垢非常严重,对身体伤害很大,她多方联系沟通,并自愿垫资5万余元为全村153户全部安装了净水器,让村民喝上了放心水。为方便群众出行,她联系县交通局先后投资30余万元修筑了村幼儿园至水磨、八亩岸至铁路桥跟、羊场至四十亩地三条水泥路,新修四十亩地漫水桥和曲圪老漫水桥,并且为幼儿园坡路设置了40余米防护栏,消除了安全隐患……刘萍为村里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她积极争取临时救护补贴、改造自来水管网等等,她以实际行动履行了“第一书记”的职责,践行了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滕宁 郭宁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