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群众的“家长” 记吉县最美社区干部高怀德

2019-05-25 09:54:2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让服务与百姓更近,让社区与居民更亲”,这是吉县吉昌镇东关社区对所辖社区居民的承诺,更是该社区服务践行的对标。高怀德作为东关社区的当家人,社区的大事小事、居民的诉求意愿、政策的落实情况、矛盾的合理化解……都离不开这个“家长”。他本是餐馆的老板,却选择了当这个“家长”,立足社区,行使着“家长”的“权利”,更恪尽着“家长”的责任。

  立志当好“家长”

  1972年出生的高德怀是土生土长的吉昌镇东关村人,贫困伴随了他的童年和少年。高中毕业后,他为了改变贫穷的命运,走南闯北拜师学艺,做起了餐饮,功夫不负有心人,高怀德的餐馆二十年开得风生水起。“自己赚钱了,家庭富裕了,心里却空落落的。”高怀德觉得,人生在世不能只为自家幸福,致富不忘众乡亲,有社会担当,回报乡梓,这样更能体现人生价值。“为他人服务,是最快乐的事。”2014年,高怀德主动请缨、说服家人,放弃了收益颇丰的餐馆,在社区工委的支持下,他当选为东关社区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这是他全新的担当。自此,他将社区当成自己的家,立志要当好两万社区居民的“家长”。

  这个“家长”不好当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面对的是老百姓,是各项政策的落实点。走进吉昌镇东关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让服务与百姓更近,让社区与居民更亲”,一行醒目的话语如“座右铭”般正居大厅墙中央,高怀德和社区一班人就在这里与居民“面对面”。

  有时候一个电话就得接一半个小时,高怀德都耐心听着、微笑着解释着。“一个人、一群人,找到办公室、找到会场,咱把热水倒上,请他们坐,不管诉求合理不合理,我们首先要把居民的气理顺;合理不合理,他给你打电话就是信任你,听他把话说完。”高怀德说。

  烧柴燃煤做饭取暖,是居民们一辈辈的生活常态,煤改气时,居民对清洁能源有抵触情绪。“我没钱,我不弄!”居民王福平经营着一家家庭旅馆,高怀德做了无数次工作,但面对两万余元的改造费用,王福平依然把高怀德挡在了门外。在了解到王福平家的情况后,高怀德沉默了:王福平家有一座二层小楼,是十多年前东拼西凑借钱盖起来的,因为生意不景气,至今还有几万元的外债。于是,高怀德转变思路,协调该县大酒店对社区所有的家庭旅馆开展帮扶,在旅游旺季合作经营,并对旅馆经营开展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将工作重心放到提升居民收入上。渐渐地,王福平的生意好了、收入多了,对高怀德的信任也增加了。高怀德又一次入户动员煤改气时,王福平第一个站了出来,“高书记,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之后,辖区内260根烟囱不再冒烟。

  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辖区内葛家巷、雷神巷、圪针沟水泥路,年久失修,平日里坑洼不平,居民反映强烈。高怀德带领班子成员跑项目、筹资金,入家户、上工地,翻新了原有路面,并拓宽延伸了圪针沟道路,修筑硬化主干道30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土窑洞是吉县人祖祖辈辈的传统居住方式,但在连阴雨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居民土窑难舍、小院难丢,高怀德带领社区干部进院入窑,一户一户做工作,为80户困难居民申请解决了住房问题。针对各家各户“一口缸、一根棍”旱厕既不卫生又不安全的状况,高怀德与社区干部们争取资金、争取项目,为辖区内150户居民改造了厕所。为方便居民就医,社区新建高标准卫生所一座,居民遇个头疼脑热,不出社区便可看病;为改善垃圾随处抛扔状况、提升社区居民环境,建设了垃圾池18个,由专人负责清运,并给辖区居民发放垃圾桶500个,社区居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一桩桩、一件件实事,都办到了居民的心坎上。

  精神物质齐并进

  辖区内一个困难居民,经过个人申请、社区组织入户调查、群众评议等环节成了低保户,但他不仅没有感恩,还炫耀一月能领几百元钱等。正气不畅,歪风就横行。这件事让高怀德深感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于是,他和社区干部们商量、策划,在辖区内开展了评选“五星级”文明家庭标兵活动、“五个一百”模范人物评选活动,树立文明新风,弘扬正能量;开展“小小楼长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孩子学会担当;开展青年志愿活动,让年轻人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定期举办道德讲堂,请模范人物、道德楷模、专家教授为辖区居民授课,以模范的力量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整体提升居民素养。同时还整合利用图书馆、体育场、文化馆等辖区内的各种活动场所,组织开展乒乓球、棋牌、书法、绘画等活动,挖掘整理东关传统的舞龙表演,组织消夏晚会,丰富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每天下午,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热闹非凡。居民精神生活丰富了,文明意识也明显提高了,社区治安稳定,邻里团结、和谐,党群、干群关系也更加密切了。

  记者手记

  不当老板,甘当公仆,为政府分忧,为居民解愁。全心全意为辖区居民服务,实心实意为居民办实事,这就是社区干部高怀德。他把为群众服务,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社区书记、主任,是没有级别、不入编制的“官”,但高怀德已经深深融入到了社区的每个家庭、每个居民中,社区每个居民都是他的服务对象,更是他的“亲人”。5年的时间里,如春风化雨,高怀德已成了两万社区群众心中的“家长”。

  记者 张玉萍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