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张耀红:用真情阐释当代最美社区干部

2019-05-28 09:15: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一个内心干净的人,以良心为行为标准,以人品为做事前提,行得正站得稳,说得出做得到!”张耀红的朴实话语,既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人、对工作的真情流露。

  温情铸就“和风细雨”

  襄汾县龙山社区辖区内锁厂2幢家属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年久失修,经鉴定为危楼。群众的安危,时刻牵挂在社区一班人心上。2018年襄汾县棚改工作中,锁厂这2幢家属楼被列为县里第一批棚改项目。

  棚改涉及每一户居民利益,张耀红带领社区工作人员,紧锣密鼓地从前期宣传发动,到协助最后一户居民搬离,整整两个多月。张耀红记不清向居民宣传了多少遍棚改政策,解开了多少情绪上的“疙瘩”,他说:“要说对居民宣传政策磨薄了嘴皮有些夸张,但是磨薄了鞋底,倒是实话实说。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不耐心处理好,不但累及邻里关系,还会耽误工程整体进度。”

  家属楼一位居民,不愿搬离已居住习惯的旧家,不但拒绝工作人员上门测量面积,还不断出入于左邻右舍,要求大家一致对“外”。张耀红便每天“泡”在小区里,不厌其烦为大家宣传、讲解政策和办法,使大家的不了解和有看法,变成了理解和支持,这家居民最后也在协议上签了名。从2018年3月的宣传发动到5月的腾空验收,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一系列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2018年9月,日杂公司家属院棚改,社区再次全员上阵,每天入户讲政策、宣传补偿办法,耐心细致、春风化雨的工作方法,赢得群众支持。两次拆迁,没有发生一起抵制、拖延。2019年初,已经搬离社区的群众自发聚集,带来两面锦旗,用最朴素的行动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倾情打造宜居宜业

  龙山社区位于襄汾城区滨河公园景观桥东广场北侧,成立于2001年7月,社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共有机关事业单位16个、居民小区38个。

  张耀红介绍说:“由于历史原因,小区中只有一个有物业,有门房的小区都不多。”走进小区,目睹杂物乱堆乱放,影响公共设施和公共秩序,张耀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针对这些,张耀红动员社区党员、居民群众,经常性清理“小广告”、打扫小区卫生死角。在龙山、铁西小区的环境卫生大清洗工作中,由于短时间内清理出大量垃圾,张耀红便自掏运费雇车拉走了全部垃圾。

  因无人管理造成家属区内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张耀红积极倡导,成立了以社区党员、小区单元长及志愿者为主,居民共同参与的服务队,经常开展卫生大清除活动。现在,“小区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这句朴实无华的口号已深入人心,干净整洁的环境让辖区居民们对社区有了归属感。

  热情营造精神家园

  如果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那针眼就是社区的服务场所。经县政府安排,龙山社区设置、配齐了社区服务工作站、党群活动室等“一站六室”,创新拓展了“老年剧场”“四点半学校”等活动内容。

  走进老年活动室,投影、音响、空调等各类设施一应俱全,装修舒适典雅。围绕硬件设施,张耀红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出发,相继组织成立了襄汾县老年合唱团、夕阳红演唱团等团体。

  “社区工作,有你想不到的各种情况。”张耀红对记者说,“冬暖夏凉的活动室,戏剧票友要用,舞蹈团队要用,合唱团也要排练,大家谁都不肯退让。发现这种苗头,我们及时介入。我把大家叫到一起,和他们反复沟通商量,最终形成周一、三、五你用,周二、四他用,周六、日看情况定。这样保证了大家自得其乐。”

  2016年和今年,社区文艺团队分别获得全县广场舞大赛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其实他们才不在乎获得什么奖,就是要用成绩来让我们高兴,对他们的心意我们很感动。老百姓没有过多的言语,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我们努力的认可,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也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张耀红感慨地说。

  真情浇铸党务工作

  龙山社区支部委员崔风雷提起张耀红,不假思索地说,张书记热爱党的工作,钟爱社区事业,为民办实事,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他说:“张书记爱学习,学习能力也强,国家有关社区的政策和制度,没有他不熟悉的。他能坚持原则、结合实际,灵活处理社区各种情况,去年两次拆迁没有上交一起矛盾,而且还调解平息了无数次纠纷。现在,邻里之间以和为贵,有事互相照应,大家都说,我们这是学习张书记的样子。”

  张耀红以身作则,扎实推进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两服务一帮扶”活动,驻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179人,组建起11支党员志愿队,开展政策法规、健康知识宣传、妇女健康知识讲座、老人健康体检等活动,惠及群众1.1万人次,极大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

  张耀红说:“我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做有思想、干有目标’的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是个广阔的天地,唯有创新,才能让思想开放包容。我将以全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为契机,在学习中找差距,在讨论中明方向。”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目标是不是不好确定呢?对记者的提问,张耀红胸有成竹: “社区工作者能为改革创新做什么呢?作为基层工作者,就是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解决群众困难,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认认真真落到实处。我们要坚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管理,立足当前制约社区发展的问题,以全面创新推动社区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手记

  “最基层的人,做好最基础的事。”在襄汾龙山社区通往二楼活动室的楼道里,洁白的墙上这行红字异常醒目。

  社会生活是篇宏大的乐章,社区工作就是那一个个小小的音符。无数像张耀红一样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微小平凡的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在和谐的氛围当中。

  这群最基层的人,做好了最基础的事,如同铁轨静默无言,坦然接受岁月洗礼,确保疾驰的时代列车一路向前。

  记者 郑红卫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