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梁世杰:蓝天作证

2019-08-29 09:08: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三千米跑道连接五大洲四大洋。从事飞行工作30年来,我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坚实脚步,看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的日渐扩大。”日前,面对充满好奇的亲友们,探亲回家的梁世杰讲述了自己印象深刻的几次飞行经历。

  梁世杰,尧都区人,毕业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现任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总飞行师。从2000年所罗门撤侨到2011年大规模撤离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再到2015年也门撤侨,一次次的国家行动,为身处危难险境的中国公民铺就了安全的回家之路。梁世杰有幸两次参与撤侨行动。

  “2000年6月17日下午,我突然接到通知,要求午夜零点准时出发,飞行目的地是澳大利亚东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斯比港,完成撤离所罗门事件中中国侨胞的任务。”任务很急,梁世杰和他的机组在广州老白云机场准时起飞。当时,梁世杰是南航飞行部B777机队的大队长,也是中国民航777客机的责任机长。

  所罗门群岛当时没有与中国建交,周边局势动荡,而且,此前所有中国民航的飞机都没到过莫尔斯比港,整个航程险境重重。时值北半球的六月份,飞机从广州一路向南,对流天气强盛,绕航很多,又几乎全程夜间飞行,一系列状况不仅对飞机的机动性能要求非常好,也考验着机组成员的意志。

  一路上,电闪雷鸣,乌云翻滚。“当时飞机上带了100吨油量,如果莫尔斯比不能降落,我们就只有到澳大利亚的悉尼备降等待。”梁世杰回忆。

  幸运的是,通过外交部的工作,116名侨胞已到达莫尔斯比港,同时协调中国民航的专机顺利落地。8时15分,专机波音777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平稳地降落在莫尔斯比港国际机场的跑道上。飞机落地后,梁世杰他们被告知,此地不宜久留,不确定因素太多,形势瞬息万变!

  机组破例让侨胞先登机,然后再加油,夺取宝贵时间。9时30分,专机振翼而起,把危难的侨民送往祖国母亲的怀抱。飞机从落地到起飞,只用了45分钟。

  返航途中,飞机飞越菲律宾马尼拉管制区,将要进入香港特区管制区的时候,梁世杰激动地向乘客说:“尊敬的各位侨胞、同胞们,我们的专机正在进入祖国的领空。”播音还未落地,整个机舱便已沸腾起来,掌声、欢呼声交织着,经久不息……

  《战狼2》的热播让大家再次关注到2011年初史上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利比亚撤侨是中国军事、经济、外交实力的一次全面展现,极高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在这次行动中,共有91架次中国民航包机参与。当时,梁世杰已升任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总飞行师,接到外交部、民航局的命令后,他也毅然带队远征突尼斯,圆满完成了撤侨任务。

  说到危险,试飞是公认的高危职业。梁世杰总是冲在前面,2016年1月,在国家民航局的统一指挥下,中南民航局主导了永暑礁新建机场民航方面的各项工作,这项试飞任务意义重大。2016年1月6日,时任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总飞行师的梁世杰登上南航的飞机坐镇指挥。

  海口离永暑礁大约1500公里,航程约2个小时左右。南海上空是国际航班飞行最为繁忙的空域之一,危机重重。他从海口出发,以高超的飞行技艺排除了偶发的干扰,在祖国的庇护下穿越通往东南亚的国际航路,顺利飞抵永暑礁上空。

  按照要求,他们先做通场飞行,低空穿越整个机场,旋即在空中华丽转身,划出一个优美的弧线,再反向着陆,在永暑礁崭新的跑道上留下了中国民航的历史性印迹。

  “南海岛礁建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用18个月建成了360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岛屿。”梁世杰说,从天上看永暑礁非常壮观,那一刻你完全会被祖国的力量震撼到!

  有一种强大,叫祖国接你回家;有一种呐喊,叫祖国万岁!

  有一种速度,叫中国救援;有一种骄傲,叫我是飞行员!

  白云之上,梁世杰翱翔于万里长空,用精湛的飞行技术诠释信仰与责任、使命与情怀。“民航发展关乎国家战略,政治、经济意义都非常大。八十年代我在广州,一定级别以上的领导才可以乘飞机。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增加,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大众对效率的要求多了,民航开始走向大众化、国际化,机型不断更新,航线逐渐延伸,我也随之飞遍全球几百个国家,多次执行特别任务,多次参与重大事件。”

  蓝天之上,梁世杰亲身参与了一次次重大行动,那种不同的视角带给他的视觉冲击与心理感受,让他一次次为祖国的强大而深感骄傲与自豪。

  记者 乔卫东 韩晓芳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