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10月21日,又到了刘俊强在尧都区贡院幼儿园上课的日子。课堂上,他将彩虹伞合拢,藏到身后,一摇一摆地走在幼儿面前,“哇呀!‘葫芦娃’哥哥现在变成一只长着彩色尾巴的孔雀!”他边说边摆了个pos,逗得孩子们哄堂大笑,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
这是该幼儿园的体智能课堂,29岁的刘俊强是我市励德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体智能教师,也是我市目前从事体智能教学的60余名教师中的一员,受邀于多家民办幼儿园。因为刘俊强的课堂比较活跃,小朋友们“嗨”个不停!因此大家戏称他为“疯葫芦”,孩子们则亲切地称呼为“葫芦娃”哥哥。
烙上“师”印
2013年7月,退伍后的刘俊强找工作时,认识了我市励德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苗德俊。在苗德俊的建议下,他前往珠海参加体智能新人培训,自此烫上了“教师”的烙印。
幼儿体智能课,又称咏威亚太体智能课程。它是体育课的“高级版”,不但让幼儿得到充分的体能锻炼,激发幼儿的潜在能力和灵活思维,还培养幼儿品德修养与社会适应力。
刘俊强上的第一节体智能课,是在尧都区实验幼儿园,情景至今难忘。
“小宝贝们,我是‘葫芦娃’哥哥。”刘俊强用昵称化的称呼,一下和孩子们拉近了距离,教室里沸腾起来。“葫芦娃怎么从电视里跑下来了?”班里的淘气包图图兴奋地问。刘俊强则幽默地说:“我就是七个葫芦娃中的大娃,大娃有什么超能量?”“有超大力气。”“‘喔’,我变大了。谁来和我一起打妖精?”他将手臂撑开,双腿分开,故作大力士之状。“我来!”“我来!”“我也来!”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说。他们随之上演了《葫芦兄弟》片段,玩得不亦乐乎。一节课很快结束,小朋友们迅速围住他,“葫芦娃哥哥,你还会来吗?”那种眼神和期待,让他坚定了当教师的信心和决心。从此,刘俊强便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葫芦娃”哥哥。
当“爹”做“娘”
走上幼教路,刘俊强逐渐改掉了毛糙的毛病,用耐心和细心引导和爱护着每个幼儿。可以说,他是既当“爹”又做“娘”。
“伯伯和小白兔来到一片菜地里……”2015年5月20日,刘俊强在某幼儿园的小三班,刚讲到尽兴处,意外发生了。“艾米拉裤子了。”一个孩子大叫后,其他孩子都捂着鼻子跑开了。不巧的是,当时老师们都有事,现场只有刘俊强。他忙为艾米收拾,没想到,手忙脚乱弄得满身都是……这件事早已过去,但刘俊强仍记忆犹新。
一个叫天天的孩子上课小动作多,经常被小朋友们“举报”。一次,天天发脾气打了刘俊强一拳。刘俊强没有埋怨天天,而是通过童话故事给他讲道理。随后,他在教学中不断放大天天的优点,天天慢慢喜欢上了他,身上的小毛病也越来越少。
课堂上,刘俊强通过儿童化、故事化和卡通化等转化教学,真正达到了体智能的教学目的,不仅让幼儿锻炼了脑力,还增强了体力、提高了想象力。
一“做”到底
如今,刘俊强积累了200多首律动操、20多首自编操、千余个儿童故事。邀请他上课的幼儿园已扩展到100多家。由于割舍不下孩子们,他虽已升至管理层,仍坚持在多家幼儿园教学。
张玲玲的孩子小帅已上大班,是“葫芦娃”哥哥的学生。她告诉记者,小帅特别喜欢上“葫芦娃”的课,他变得勇敢了,身体素质好了,想象力和创作力也明显提高了。
尧都区实验幼儿园园长于静文说,男教师对幼儿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男幼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不足3%。而临汾持有教师资格证的男幼师为零。在幼儿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男性角色”的缺失,使得幼儿教育缺乏了应有的阳刚气和领导力。因此,该园首先将体智能课程列入教学,目前效果不错。
说起选择这个职业,刘俊强的话语是坚定的:六年前,我在父母及亲友的反对下,走上了这条路。现在,我爱上“它”,并且甘愿做孩子们心中的“葫芦娃”哥哥。
记者 郭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