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洪洞县大槐树镇东周壁村有个左手写字的农民,他不参加书法比赛,但频频有人求字,每有上门者他都垫纸垫墨精心书写。不仅如此,村里有红白喜事需写对联,求到门上也从不推辞,周边村民喜称其为“农民书法家”,他就是刚到花甲之年的“书香农民”张乃头。
“颜体、柳体、二王、魏碑我都练过,不过还是喜欢行楷。”张乃头介绍:“我一直喜欢写,从1992年开始练字,至今已坚持了20多年,写字是一种乐趣,也可以修身养性。”
在张乃头的书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书案的一角放着《中国成语大辞典》、《四库全书》等书籍,放的最多的是书法字帖。这些字帖有些是买的,有些则是朋友送的,对于这些或旧或新的字帖,张乃头都非常珍惜,闲来无事时,总是一个人揣摩临帖。
张乃头虽然已到花甲之年,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经历也颇为丰富。他在运城盐化局当过工人,在万安、广胜寺等扎过拳场,也当过体育教师。现在赋闲在家的张乃头还是洪洞通背拳研究会的高级研究员。说起他的书法,与他练拳有很多关系。
在东周壁一带,张乃头的书法很受群众喜爱,在洪洞,他传授拳术也受人夸奖。作为洪洞通背拳协会的高级研究员,他练习拳术的经历比他练书法的时间更长。张乃头自幼跟随洪洞通背拳名家范作舟老先生习练洪洞通背拳,后由师傅推荐跟随张金榜习练太极功法。他醉心拳艺,还跟随著名形意拳大师张俊田学习形意。通过与众多拳师的学习和交流为他后来代表洪洞通背拳在省里比赛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参与研究和挖掘洪洞地方文化提供了丰富资料。
“书法讲究结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特点,斜了歪了,重心偏移了都不好看,这跟练拳是一样的,一招一式跟字一样也是有重心的,失去重心不仅是姿势难看,而且人会容易摔倒。”张乃头这样总结自己的练字心得:“艺术是相通的,仔细研究会发现,书法艺术和拳术也是一样的。”
记者 张春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