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侯马市新田乡卫生院国医馆里,流传着许多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褚吉亮便是国医馆的馆长,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小褚”。从医近十年,这个80后小伙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挽救了无数条生命,吸引着十里八乡的患者:“别看小褚年纪小,但医德好、医术高,找他看病花钱少,是咱老百姓的贴心医生!”
褚吉亮1982年出生,2009年毕业于山西省中医学院,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医,并在这条路上执着坚守,源于家族数代人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总说,“祖祖辈辈以救命为本,到我这里当然不能改变,还有什么事情是比治病救人更伟大的职业呢!”
孩童时代,父亲出诊时常把他带在身边。别的小孩都学习唱歌跳舞弹钢琴,他却学习各种中草药名称外加把脉。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小小年纪的他就能说出许多中医的药名、病名和治疗方法。四五岁开始,就在父亲的引导下,背诵药性、汤头、诊断、脉象和辨证施治等有关片段。初、高中阶段,他能基本背诵《黄帝内经》《药性赋》等经典著作。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虽有家传的深厚功底,但褚吉亮不满于现状,医科大学中医专科毕业后,继续深造。他认为,“中医药是科学,科学发展无止境,它还有许多神秘的面纱没被揭开,急需年轻一代不断挖掘、创新。”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他都及时学习、认真研究,从不放弃每名前来就诊的患者。挂满墙壁的锦旗、字里横间的赞美都藏着褚吉亮治病救人的故事。
有一次,曲沃县里村镇安定村一位古稀老人,因为褚吉亮治好了他的病,逢人就夸:“小褚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做梦也想不到,他竟把我这条老命捡回来了。”原来,这名老人做过胃癌切除手术,术后几年,他的腰部忽然剧烈疼痛,生活不能自理。家人咨询了一位医生,医生说不排除是胃癌转移,要治疗唯有手术。但这个肿瘤长在脊椎神经关键部位,手术难度及风险都很大。老人知情后,心如刀割,无奈地对女儿说:“做了手术,有命没命还两说。别花冤枉钱啦,不做了!”
女儿们怎么甘心父亲就这样忍受痛苦。经人指点,他们找到了褚吉亮。经过一番认真细致地诊断,在征得老人同意下,褚吉亮用中药开始为老人调理。从此,每隔半个月,他就跑到老人家里,根据病情进展更换药方。最终老人的腰不疼了。
百姓慕名前来找褚吉亮看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开的药价格便宜,疗效好,能让百姓花一块钱治好病决不让花一块一。曾经有位老人,偏头痛半年多,四处求医,花了两千多元,依旧没有看好。找到他后,只开了两盒价值10元的中成药,病就彻底好了。
许许多多的善举,在褚吉亮身上举不胜举,他常说:“中医实现了我的英雄梦。每治愈一位病人,我就多战胜一种病症。”从医近十年来,他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仁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在他的心中,行,永远大于言;德,永远高于医。“作为医生,如果自己言不正、行不端,那么悬壶济世的基本宗旨就会被亵渎,医生这一神圣的职业就会在老百姓心中大打折扣。”
褚吉亮的一言一行感染着家庭里的每个成员,夫妻之间忠诚恩爱、责任共担、相濡以沫。他们崇德向善,把好的品德、习惯传递给孩子,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家人以实际行动弘扬着家和万事兴、忠厚传家久、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记者 闫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