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蹲在学校里、沉在师生中、坐在课堂上,要守得住阵地、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支军这样阐述自己的职责。
支军,侯马市凤城中心校校长。从教20余年来,他始终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将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自我加压提高素质
1992年,支军如愿踏上了教师岗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他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曾赴太原、西安两次进修,增强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先后在《学习报》《现代教育创新》《时代青年》等杂志上发表了10余篇文章。
参加工作以来,不管是担任任课教师、班主任,还是担任校长,他的勤奋学习、锐意改革、敢想敢干的师德,感染、带动了全校师生。担任校长一职后,支军更是将学习的热情带给每一位任课教师。他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各级培训和听课活动,开阔教师眼界,引导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坚持“质量立校”目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深入推动课程改革,支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次派教师到外地培训;特聘校外骨干教师来校指导教学,使教师们学习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学校管理上,他坚持“从严治校,制度先行”,先后制订完善了《凤城中心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争创“三名”活动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为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支军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各种活动,在教师中形成了比干劲、比贡献、比业绩的思想,在学生中营造了自我教育和奋勇争先的良好环境。
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建设有内涵的学校,是支军不断努力的方向。在此过程中,他积极学习借鉴名校养成教育经验,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特色来抓,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校一特色、校校有亮点”是支军坚持的工作思路。为了凸显下属各校的艺术特色、挖掘文化底蕴和艺术元素,他要求各校根据实际,制订出特色方案。康城小学的根雕、香邑学校的剪纸和沙卷画、凤城小学的手工和笔屑画、南上官小学的手工编织和沙画……这些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成为每个学校的品牌。
近年来,支军先后荣获“省级优秀团干部”、“临汾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校长”等光荣称号。如今的他,因工作需要又调到中心街小学担任校长。
新学期、新岗位,他继续默默地耕耘着,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辉煌的篇章。
记者卞志强 实习生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