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桂明,吉县文城乡大圪塔村人。1988年,吕桂明高考几分之差落榜,经历了许多不眠之夜后终于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少年时的作家梦不时在他的脑海浮现,为此,2002年,他报名参加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文学创作函授班。在10年的打工生涯中,他也从未割舍那份热爱文学的情愫,在他的行囊里,总珍藏着许多文学名著,诸如《小说月报》、《人民文学》、《山西文学》、《十月》等。他的写作笔端开始向“小说”方向靠拢,但由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他写的总是非牛非马,更谈不上发表。一次偶然机会,吕桂明有幸与旅美作家易水寒一起谈起他所谓的“小说”,易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他失败的原因,吕桂明大悟,把所有的文稿都赠送给了“灶王爷”,转型搞起摄影创作。
1999年,吕桂明来到壶口风景区。面对奔腾不息、咆哮不止的壶口瀑布,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壶口是个吸引名流的胜地,不期而遇,吕桂明结识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悦和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朱宝林,在他们的鼓励下,吕桂明更坚定了摄影之路。从那以后,只要有摄影家来壶口瀑布搞创作,吕桂明就主动跟在他们身后,帮他们背摄影包或者扛三脚架,从而学习一些摄影的经验和窍门。后来,有人给他讲述了金山岭长城脚下的残疾农民周万萍矢志不渝坚持摄影终获成就的故事,吕桂明深受感动,决心以周万萍为榜样,干出一番事业。
13年来,吕桂明拍摄了上万张壶口瀑布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风光摄影作品,在各类报刊发表以壶口瀑布为主要题材的摄影作品400多幅,文章40余篇,多次在全国摄影大赛上获奖。他先后加入山西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2011年11月,他被新华社破格吸收为签约摄影师,从此,吕桂明在新闻摄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仅2012年一年,他的新闻摄影作品8次被新华社发布彩色通稿,全国上百家媒体下载采用。
吕桂明出名了,被圈内影友誉为“壶口土专家”的他吸引了许多媒体的关注。而光环照耀下的吕桂明依然谦逊、勤快,总是挎着一个摄影包行色匆匆,在壶口岸畔绽开阳光般的笑脸。
如今的吕桂明,肩负着荣誉也担负着使命,对壶口景区的对外宣传已经变成他的自觉行动,但凡壶口瀑布出现任何变化,他都会第一时间拍摄新闻图片,编文上传到新华社中国图片总汇,使壶口瀑布的四时美景能更快捷地传送到世人面前。为了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壶口,吕桂明还建立了博客,开通了空间,通过网络上传壶口风景照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壶口、了解吉县、了解黄河、了解山西,这些都让吕桂明充满了成就感、自豪感。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