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23年,她培养学生1500多名。从兰村小学到半道小学,从沟口小学到南孔滩小学,她执教过多个边远山村小学。
23年的坚守,她无怨无悔。她就是任教于安泽县城关小学的魏海霞。
魏海霞出生在安泽县冀氏镇南孔滩村,今年45岁。1990年,她高中毕业,毅然到兰村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从此,艰难困苦的工作环境造就了她,清贫匮乏的物质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身上透着山一样的朴实,沁河水一样的执着。二十多年如一日,她像阳光雨露般滋润着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
2003年,魏海霞在沟口小学任教。五年中,她既当班主任,又代语文课,还要协助校长管理学校事务。沟口小学出来的孩子不会忘记,五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丑小鸭”经她精心雕琢变成了“金凤凰”。一名住宿生,也许是家庭困难的缘故,他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常“顺手牵羊”拿别人的东西,班里一度被搞得乱七八糟,而且愈演愈烈。找到“元凶”之后,魏海霞告诉他:“‘顺手牵羊’的毛病就如人身上长了疮,是思想上的一块大毒瘤,必须剜掉,否则会蔓延全身。”随后,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关心这位学生,使他感受到了自己无私的爱。慢慢的,这位学生“改邪归正”,班级氛围逐渐得到好转。
之后,魏海霞又组织学生开展“看谁做的好事多”活动,鼓励学生拾到东西主动归还失主,一时间,学校上下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
转眼间,魏海霞步入不惑之年,她也由乡村学校调到了县城关小学。虽然工作环境和条件改变了,但她的进取之心和对教育的激情活力始终没变。调入城关小学6年来,她依然肩挑重担——高段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她的考勤档案里找不到一次事假、病假记录,也找不到一次迟到、旷工的记录。校领导多次评价她是“守时巨人”。每次全县教学质量检测,她所任教的学科,学生的平均分数名列榜首,所带的班级无一人流失、无一例体罚事件,可谓是一项教学奇迹。
面对学生、家长和校长的评价,这位富有亲和力、充满爱心的老师总是腼腆地说:“其实我做的都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都是一些小事情。”然而,就是这些小事情,却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让学生感觉她就像妈妈一样慈爱,温暖着他们的心灵。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从执教的那天起,魏海霞就没有放弃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和对教学方法的钻研。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系统学习教育理论,并结合自身实际写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她撰写的论文《施教之功贵在导读》被编入《中华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之我见》在全国小学教育教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多听、多读、多说、多观察》获中国人生科学研讨会小教类三等奖。
情洒教坛终不悔,只为桃李竞芬芳。言传身教真女杰,教书育人我当先。从教23载,在教育的田园里,魏海霞挥洒汗水、辛勤耕耘。她品尝着教书育人的甘苦,享受着教学相长的快乐,收获着进取创新的果实。她坚信自己一定能做一名出色的园丁,让桃李芳香满天下。(记者 鲁剑)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