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泼墨过大年

2014-01-21 08:26: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浓浓的泼墨挥洒,一副副春联喜气洋洋的展现在了面前,浓浓的年味瞬间散发在整个屋内……在市区北门外铁路小区5号楼207室,孙天保老人的家中,他正在自己的“书法间”里奋笔疾书。地上铺满了已经写好的对联,墨汁未干而另一副已经写成。孙大爷告诉记者,现在距离过年还有10多天的时间,他每天至少要书写10副以上,才能确保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任务”。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百节之首”,中国人庆祝春节的习俗也有很多,但是最广泛、最为人们熟悉的则属贴春联了。春联起源于“桃符”,传说可以避邪妨害,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春节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仪式,人们每到除夕这一天都要贴上一副红红的对联,旨在迎春接福、红红火火。而宝鸡作为周礼文化发源地,市民对于各种春节风俗更是十分重视,在春节来临之时都希望给自己的门楹上挂起一副红彤彤的对联以示福泰安康。

近八旬的孙大爷在少年时就很喜欢写对联和作画,每当一提起写对联,他就满面笑容,“写对联让人很开心,特别是看到别人拿到春联时绽放的笑容,我就觉得很满足,很有成就感。”孙大爷在退休后还当上市老年协会和铁路书法协会的会员,提起孙大爷,周围的街坊们都竖起大拇指夸他写得好,邻居张阿姨还说:“孙老爷子不仅字写得好,人还很好,很热情,谁家有事情需要贴对联之类的,只要说一声,他都很帮忙,而且都是免费的。”孙大爷说,他写对联主要以行书为主,多少加一点草书,今年的对联都结合了马的元素,如“跃马迎春春风扑面,抬头见喜喜气盈门”等,寄托着大家对新一年的期望。

■本报记者 杨文婷 实习生 荀丹薇 文\图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