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透的玻璃门望去,夏勇所开的店铺与其他精品店无异,装修简单不失精致,货架罗列整齐有序。走起去,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墙壁四周被大大小小、错落有致的格子占据着,陈列其中的物件虽小,却贵在新颖有趣。
如今,27岁的夏勇拥有了属于自己的4家连锁格子铺,实现了从小会计到“掌门人”的华丽转身。
惊喜发现,小格子大梦想
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的夏勇怀揣着年轻人特有的激情与梦想毅然南下,顺利进入广东佛山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
2010年11月底,漫步在佛山街头的夏勇,偶然间发现了一家独特的店铺,店内由一个个格子构成,里面塞满了各式各样的零食、玩具、化妆品、服饰等。在与店主交谈过后他才得知,类似这样的格子铺在佛山还有很多,每个格子都可以单独出租。格主选好物品后,由老板代卖和收取提成。
这样新鲜的店铺使夏勇顿时来了兴趣,潜藏在心中多时的创业梦想瞬间被激发。“我要把格子铺带回临汾,并发展成连锁店!”夏勇笑着说,“当然,这种经营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管理有难度,格主所进的货物也容易重合,影响彼此的销售量。我决定启用格子铺这一装饰风格,所有格子都由我进货、打理。”说干就干,夏勇立即让母亲帮忙搜寻合适的门店,并前往广州考察市场和寻觅货源。确定了创业思路,选到了心仪的门店,他力求在半个月内迅速开业。
2011年1月,经过一番紧锣密鼓地筹备,夏勇的第一家格子铺顺利开张,他将店铺命名为“格有格调”。看到顾客源源不断,销售额节节攀升,他长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挖到了好项目。那年春节一过,他放心地将格子铺全权交给店长打理,再次回到佛山继续财务工作。
攻克难关,开启创业之门
然而好景不长,格子铺的客流量锐减,连续几个月处于亏损状态。夏勇心急火燎地递上辞职报告,回到临汾准备全心全意拯救自己的事业。
经过多日的观察,夏勇在听取店长、销售员、顾客给予的意见后,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认真分析格子铺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拓展经营思路。
“刚开业时,我想一鸣惊人,用一些新鲜的小玩意儿来夺人眼球。”夏勇分析说,这些物品虽然造型独特却不实用,能吸引顾客的眼球却不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如何留住消费者,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重点。
在重新整理经营思路后,夏勇将零食、文具、内衣、手表、皮包、拖鞋等引入店铺。在进货时,他有意避开爆款、热销款,拒绝和其他精品店撞款,尽量淘出独特、别致的物品,争取做到先人一步,打造独具特色的格子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夏勇的良苦用心让格子铺重获顾客青睐,但他悬着的一颗心还没放下,新的问题又浮出水面。
夏勇无奈地长叹一声说:“员工流动性大最让我头疼,因为卖的种类比较杂,物价不太好记,加上员工素质高低有别,短期培训难以上岗。好不容易能出师了,结果不是结婚了,就是跳槽了。”最令夏勇绝望的是,开业不到半年,员工全部离巢,剩下他一人身兼多职,铺货、销售、打扫、结账……全由他一人打理。“前来应聘的人不少,但符合条件的人实在少之又少,那段日子太艰难了。”他说,这使他一度产生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次次拿起做好的转让牌,却始终没有勇气挂在门外,他不忍心精心构筑的事业如此快速地陨灭。
“来应聘的小姑娘大多刚步出校园,经验不足是情理之中。于是我就放宽了招聘条件,亲自培训员工。虽然她们距离独立上手还慢一些,但我有信心,因为我也是从伙计一步步到老板的位子。”在这样的坚持中,夏勇累并快乐着,坚定不移地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步步为营,铺就成功通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夏勇的第一家格子铺慢慢步入正轨,他决定乘胜追击,盘下五一西路的一家门店顺势开起第二家格子铺。“第一家店虽然生意不错,但成本还没有收回,当时再开第二家店实属冒险,但我想尝试一把。”位置选得好,生意自然跟着来,“格有格调”百货店成了山西师大学生的必逛之地。本是冒险之举,却喜获成功,这给了夏勇无穷的信心。“我想再接再厉,开始运作第三家店铺。但创业不能只靠勇气,还需要理性地分析。选址是很关键的,千万不能马虎。”一有时间,他就穿梭在市区的大街小巷,观察各个路段的客流量。
经过半年的耐心等待,夏勇锁定了解放路的一家铺面。“这个位置处于闹市区,临近学校、单位、商场,是很多人的必经之路。为了签下这家门面,我也费尽了工夫。”他说,选址、进货都需要眼光,发展店铺必须耐住性子,不能一味扩张。
如今的夏勇,拥有了属于自己的4家连锁格子铺,树立起自己的品牌,顺其自然成为众人眼中的有为青年。面对赞赏,他始终保持着谦逊与低调。对于自己的创业理念,他这样总结:“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也充满着乐趣和挑战。不能沉溺于纠结的过程,要专注于找到解决方案,做生活的有心人,享受创业的每一个阶段。”对于未来,夏勇只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把自己的格子铺做大、做强。
本报记者 卞志强 侯映坤 实习生 刘静 文/图
责任编辑:秦芳媛